劉諶看著榻上已經進入彌留之際的譙周。
緩緩的退出了房間。
劉諶不想占據譙周父子最後的人生時光。
擺了擺手,示意譙熙幾人趕緊進去再見譙周最後一麵。
劉諶便不再多留,準備返回宮中。
誰知道剛剛走到譙府門口。
劉諶便聽到裡麵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大漢司空譙周,就此離世。
劉諶腳步微微一頓,隨即又快步離開。
等到劉諶離開之後,府中的下人趕緊拿出早就已經準備好的白燈籠等物替換原來的東西。
往四麵八方報信的人,也次第派出。
坐在馬車裡準備返回皇宮的劉諶隻感覺胸中堵著一股氣,卻無處發泄。
“停下!”
在走出一陣之後,劉諶下令道。
馬車在劉諶的命令下停住了腳步。
“去太尉府上,朕有話要跟他說!”
聽到劉諶的旨意,馬車立刻調轉車頭,往宗預的府上走去。
等到劉諶出現在宗預府門處的時候,宗預早就已經在門前等候了。
隻是劉諶臉上的陰沉表情,讓宗預心中生疑,究竟是誰招惹了陛下?
簡單的見禮過後,宗預將劉諶迎了進去。
“不知陛下駕臨,有何貴乾。”
奉茶之後,宗預開口問道。
“宗卿,譙卿走了。”
宗預聞言,先是一愣,然後又歎息著點了點頭。
譙周的身體狀況宗預早就已經知道了。
這一天是早晚的事。
“畢竟歲月不饒人啊。”
“臣這把身子骨,也比譙司空強不到哪裡去。”
“說不定哪天也跟譙司空一樣老去。”
宗預感慨道,
“不知陛下準備如何安置譙司空的身後事。”
在宗預看來,譙周身後事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宗預幾乎可以說是和譙周一起陪著大漢成長起來的。
譙周入朝後的所有官場軌跡,宗預都有見證。
但正是因為如此,宗預才會覺得很棘手。
無他,隻因為譙周的生涯有一個很大的汙點。
曾經以一篇《仇國論》差點瓦解了大漢的抵抗意誌。
若不是陛下橫空出世,力挽狂瀾。
此時的成都恐怕早就已經姓曹了。
雖然後來譙周改過了不少,甚至甘願為陛下站台,替他背負一些罵名。
但汙點就是汙點,是抹不去的。
現在譙周死了,陛下如何處理他的身後事,便是將來史書對待譙周的態度。
“朕就是剛從譙卿府上過來的。”
“他臨走前懇求朕不要給他任何追贈,連諡號也不要。”
“甚至就連他那幾個兒子,都不願意讓朕給他們一官半職。”
“隻希望朕能讓他的兒子們扶著他的棺槨回鄉。”
聽到劉諶的話,宗預的心中當即就咯噔一下。
也瞬間明白了為什麼劉諶會突然造訪自己府上。
這個譙允南,怎麼臨了臨了犯下如此大的錯誤!
還是足以斷送整個家族政治生命的錯誤!
在聽到劉諶的話的第一時間,宗預腦子裡生出的念頭和之前劉諶聽到譙周的話產生的念頭一樣。
也覺得這個譙周依然不看好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