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七年的宮廷宴會,並沒有因為即將到來的戰事而停止舉辦。
相反,劉諶還特意下旨一定要大辦特辦。
因為這一次的宮廷宴會,很有可能是接下來好幾年內唯一能夠安心吃喝的一次。
更是因為今年是大漢第二個三年計劃的驗收時間,以及第三個大漢三年計劃的製定時間。
“興漢四年,南疆諸地皆納入大漢版圖。”
“大漢疆土實控麵積擴張五分之一有餘。”
“一應稅賦皆按照漢中成例在益州成功推行。”
“並於同年,在剿滅三郡叛亂之後,先後在南中諸郡厘清人口。”
“興漢五年,朝廷出兵魏興,並成功奪回漢中東邊門戶。”
“為慶賀此事,陛下特旨改魏興為漢東。”
宴會之上,一杯飲罷,陳壽照例站出來宣讀大漢第二個三年計劃取得的成果。
興漢四年,南疆蠻族和講武堂學員們發生衝突之後,劉諶便順勢將整個南疆收入囊中。
使得大漢版圖得到進一步的擴張。
同時也因為清查人口的事情,引來了南中諸郡世家的不滿。
他們勾結同樣不滿劉諶奪取南中諸郡的蠻族反叛。
但卻被劉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鎮壓。
連帶著其餘諸郡那些處於觀望狀態的世家們也不敢有所動作。
整個益州人口的清查工作才得以順利展開。
甚至還帶來了一些額外的好處,比如成功在益州和漢中推行教育改革。
並在興漢六年成功舉辦了大漢的第一次科舉,為大漢選出來不少的人才。
“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漢賀!”
劉諶長身而起,舉起手中酒杯:
“朕與卿等共賀,飲之!”
喝完杯中酒,劉諶沒有立刻坐下。
而是站在那裡,俯瞰著滿朝文武:
“景耀六年,偽賊鄧艾殺入成都。”
“戕害先帝與平北王。”
“彼時國家淪喪,神器失色。”
“朕雖有心替父兄報仇,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
“每思及此,朕肝腸寸斷。”
“自那時起,朕便將此仇銘記於心,不敢有片刻或忘。”
“登基之後,朕便發布天子第一詔,此生誓滅偽賊,光複大漢江山。”
“至今已有六年矣。”
“這六年來,朕不敢說夙夜憂歎,也算是兢兢業業。”
“幸賴天地祖宗保佑,朕總算是做出些成績來。”
“益州漢中子民在朕的治理下,民生康足。”
“大漢國力也是蒸蒸日上。”
“當然,這一切也都離不開在座的諸位愛卿。”
劉諶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可大漢之天下,不單隻有益州、漢中二地。”
“兩都尚在偽賊之手。”
“億兆子民也處於淪喪之中。”
“朕怎能止步於此!”
“如今大漢兵精糧足,正是再次舉兵討逆之時。”
“朕意,不日出兵北伐,克服大漢江山!”
薑維滿臉激動的看著劉諶,從劉諶站起來的那一刻。
他就已經預感到劉諶要說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