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攸調動兵馬準備協助牽弘防守祁山的時候。
潁川荀家。
家主荀寓也收到了來自益州的荀悝的消息。
作為荀家這一代少有的傑出青年。
族中對荀悝還是抱了很大的期望的。
在得知荀愷受到司馬炎的任命,替大魏選拔忠孝之人的第一時間。
荀家便把一切東西都準備妥當,隻等荀愷回到潁川。
便能在第一時間將荀悝舉薦入朝。
荀家年輕一代便會在大魏朝堂上多占一席之地。
將來若是改朝換代,有荀愷和荀悝兩個青年才俊在朝,便是占得先機。
假以時日荀家必然能夠恢複往日的威勢。
可是讓荀寓萬萬沒想到的是,荀悝居然在這個時候離家出走。
而且連隻言片語都未曾留下。
誰都不知道這小子究竟跑到哪裡去了。
直到荀寓收到這封來自益州的信,才知道他的好大侄兒已經跑到了蜀國。
不僅跑到蜀國,還在蜀國參加科舉,當上了蜀國的官。
荀寓氣的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
荀家自祖父開始,便惡了曹氏。
從那之後,荀家便開始走向沒落。
好不容易等到司馬氏專權,荀家立刻在司馬家身上下注。
但一個荀愷很明顯是不夠的,所以荀悝也成為家族重點培養的對象。
沒想到荀悝居然跑到敵人的地盤上去當官去了。
跑到敵人的地盤上當官就算了,還寫信回來勸自己舉族搬遷到成都去。
難道荀悝就不知道家族已經押寶司馬氏了嗎?
隻等著司馬炎收回長安,便可以跟著司馬炎成為從龍之臣。
反觀那蜀國,雖然在漢中之戰僥幸得勝。
可他劉諶卻倒行逆施,居然敢對世家下手。
須知道這天下不獨是一人之天下,乃是世家之天下!
他這是在和整個天下為敵。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得到世家的支持。
沒有世家的支持,即便一時半會兒強盛,但終究躲不過敗亡的命運。
這個時候,讓荀家搬去成都,莫非是想讓荀家再經曆一次衰敗嗎?
荀寓看著信上荀悝言辭誠懇的話,心裡滿是恨鐵不成鋼的怒意。
深吸一口氣,荀寓壓製住了心中怒火。
作為一族家長,絕對不能被情緒所左右。
既然荀悝已經跑到蜀國,並且在蜀國為官。
那這個寶就不能再押在他身上了。
必須從家族中重新挑選一個人出來,來頂替他的位置。
但是將來的成就肯定沒有荀悝高。
不過荀寓不怕,隻要家族能夠傳承下去,總有再次昌盛的時候。
無非就是多等幾年罷了。
至於荀悝,家族必須要和他做出切割。
既是保護荀家,也是保護荀悝。
最終荀寓決定將荀悝除名,把他這一支從荀氏族譜中移出去。
把這個消息告知荀愷之後。
荀愷沉默半天,最終同意了堂伯父的做法。
家族傳承大於一切。
隨著荀家的名單報上去,這一次的忠孝之人舉薦也逐漸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