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司馬攸,形勢不可謂不艱難。
東邊雖然有杜預擋著羊祜,雙方至今仍僵持在馮翊郡。
看似司馬炎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戰果。
但是整個大魏誰不知道,杜預的軍事才能根本不是羊祜所能夠相提並論的。
軍事才能比彆人高,又占據著守城的優勢。
卻依然和對方打了個旗鼓相當,甚至都沒有過幾次主動出擊。
國力孰強孰弱,已經是一目了然。
得益於諸葛亮對戰司馬懿的優勢戰績,以及薑維幾十年來的不懈堅持。
儘管蜀漢北伐最終失敗,但是這兩個字卻讓每一個聽到的魏國將領心驚膽戰。
數年過去,蜀漢再度北伐,怎能不讓司馬攸感到害怕。
這會兒聽到鐘會的分析,司馬攸甚至都顧不上真假,隻想借著這個機會消減一下心中的恐懼。
鐘會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蜀漢雖屢有北上入侵之舉,但畢竟地小民寡。”
“每一次入侵都需要積蓄很久的力量。”
“這一次那蜀主劉諶雖然準備的時間更久。”
“但益州和漢中的地盤攏共就隻有那麼大。”
“縱然智謀再廣,可也無法憑空變出兵馬錢糧來。”
“所以劉諶必然隻能選擇其中一路作為主攻,另一路為佯攻,好牽製咱們的視線。”
一旁的杜白在鐘會的這番分析之下,也立刻察覺到蜀漢根本不可能同時兩路進兵。
於是也附和道:
“鐘太尉所言不假。”
“自古用兵便是正奇相輔。”
“以弱攻強更需集中力量於一處。”
司馬攸聞言心中大慰,再次問道:
“那以二位之見,劉諶此次入侵這兩路兵馬,到底哪一路是真,哪一路是假?”
杜白率先說道:
“殿下,臣以為蜀國這兩路兵馬,以祁山為虛,陳倉為實。”
司馬攸奇道:
“哦?何以見得?”
杜白指著牆上的輿圖說道:
“蜀軍進攻祁山,無非就是奪取天水四郡,對長安毫無威脅。”
“況且過天水往西是涼州,不敢說一片荒蕪,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好地方。”
“對於蜀國來說,得到這些地方不僅不能第一時間補充軍隊所需的糧草,甚至還需要分出來很大一部分兵力來維持。”
“時間一長,蜀國自己就會吃不消。”
“反觀陳倉,自前年開始,蜀國便著手打通陳倉道,為此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從地理位置上看,隻要能夠奪取陳倉,蜀漢便能夠直接進入扶風。”
“往東可以直接走武功,經周至,一路殺來長安。”
“往西則可以進攻上邽、隴右等地。”
“進可攻,退可守,怎麼選都有足夠的騰挪空間。”
“若臣是劉諶,必然以陳倉為主力,祁山為疑兵。”
聽到杜白這番分析,司馬攸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自己執掌長安這麼多年,都沒有對涼州進行實際控製。
他劉諶憑什麼能奪取涼州,並進行有效的控製?
時間一久,隻能是自己拖垮自己。
“明玉所言不假,看來他劉諶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