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易守難攻,隻需要調撥一些兵馬過去,便可保陳倉不失!”
話音剛落,鐘會沉聲說道:
“殿下是不是忘了蜀國為什麼要屢屢北上?”
一句話,把司馬攸接下來的話全都堵在了嗓子裡。
“當年諸葛亮在時,便兩出祁山,目的可不是為了涼州。”
“而是為了涼州的軍馬。”
“蜀地不產良馬,若想達成野心,必然要有自己的養馬地。”
“而涼州所產軍馬,在整個魏國都屬於上乘。”
“殿下不會真以為那劉諶北伐隻是為了一個長安吧!”
“蜀國的北伐,雖然是以長安為口號,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終極目標是滅掉魏國並重新光複大漢。”
“想要達成這個目標,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也絕不可能離開騎兵這一大殺器。”
“所以劉諶必須要在奪取長安的同時,替蜀國培養一支能夠繼續征戰天下的騎兵。”
“否則複漢隻是一句空談。”
“那麼他必然要奪取天水四郡,並且切斷長安和涼州的聯絡。”
“至於陳倉,依臣之見,縱使丟失,也於大局無傷。”
聽到鐘會的話,司馬攸和杜白同時皺眉。
陳倉丟失於大局無傷,鐘會是怎麼說出這話的。
若真是這樣,那這些年對陳倉防務的加固算什麼?算自己是個大冤種嗎?
“士季,陳倉乃咽喉要道,一旦丟失敵人便可在關中縱橫,如何能不重要?”
司馬攸略帶抱怨的說道。
鐘會這個人哪都好,就是有些目中無人。
那陳倉連曹叡這樣的人都不敢說輕易放棄,在鐘會眼裡卻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杜白同樣讚同的說道:
“鐘太尉,在下知道大敵當前,不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可太尉此番言論,是不是太不把蜀主放在眼裡了?”
鐘會搖頭道:
“就算敵人殺入關中,又能如何?”
“一個陳倉道,撐死了也不過能進來小幾萬兵馬。”
“咱們西有上邽等郡兵馬,東有長安大軍駐守。”
“隻需要兩邊同時聯合出手絞殺,到時候蜀軍撤退都來不及。”
“可若是丟失祁山,蜀軍便隻需要應對上邽等郡的兵馬即可。”
“長安若是想支援,不光路途遙遠,時間上也根本來不及。”
“一旦讓蜀軍站穩腳跟,便可以往涼州徐徐圖之。”
“到那時候,才真是咱們的滅頂之災!”
一番分析下來,就連杜白都不由得一陣心驚。
這點自己倒是沒有考量到。
是啊,就算丟了陳倉,又如何?無非就是進來些兵馬而已。
反正之前陳倉又不是沒丟過,最後還不是重新奪回來了。
而祁山那次,差一點司馬都督就被打的全軍覆沒,整個隴西幾乎都要落入蜀軍之手。
司馬攸不再遲疑,立刻做出決斷:
“給石苞調撥長安附近一萬兵馬固守。”
“再留下一萬維持長安,其餘儘數趕往隴西支援牽弘。”
“務必不能使蜀軍奪得祁山堡,進入隴西!”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