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給陛下去信請罪,同時也會請陛下讓這些陣亡的將士入忠烈祠!”
布置完這一切之後,董厥對孟子翔說了兩句話。
後一句孟子翔倒是好理解,在大漢這段時間,他已經聽過太多關於忠烈祠的事了。
這些陣亡的蠻兵能進忠烈祠對他們來說肯定是件好事。
至於董厥為什麼要請罪,孟子翔倒是有點不理解,難道這不是一場大勝嗎?
孟子翔沒問,董厥也沒有主動解釋。
而在董厥帶著繳獲的輜重和陣亡將士的屍體返回漢東的時候。
劉諶已經在完全掌握祁山道的同時,率兵殺到天水城下。
“陛下,已經打探清楚了,那天水郡守,姓薑名筠。”
聽到姓薑,劉諶心中一動:
“哦?”
“此人莫非是伯約同族?”
薑維一臉慚愧的點了點頭:
“回陛下話,正是。”
“臣父與其祖父薑敘乃同族兄弟。”
“論起來此人乃是臣的族侄。”
劉諶笑道:
“既然是同族,伯約何不試試看能否勸降他,也可使天水免受刀兵之禍。”
聽聞劉諶之言,薑維麵露遲疑之色:
“陛下,此事恐怕有些艱難。”
“我雖與他是同族,可卻從未見過麵,更何況他與臣當年不可同論。”
“僅憑一封書信,如何能勸他來降?”
薑維說的不假。
當年薑維投降大漢除了因為彼時大漢亡國未久,他心中尚存大漢之外。
還因為他被當時的天水太守馬遵所疑,想要殺他。
無奈之下才會選擇投降諸葛亮。
而且薑維當時不過是天水太守帳下一功曹,薑筠卻已經做到天水太守。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對方都沒有投降大漢的理由。
聽到薑維的話,劉諶笑著說道:
“伯約,你又著相了。”
“朕也知道勸降之事,幾乎是無稽之談。”
“可這封勸降信,朕也不是讓他薑筠看的。”
“隻是要讓伯約再受一些委屈。”
此話一出口,薑維瞬間就明白劉諶要做什麼了。
離間之計!
當年自己不就是中了丞相的離間之計,才會轉而投效大漢的。
沒想到陛下居然要故技重施。
至於讓他受些委屈什麼的,無非就是擔心自己的名譽受損罷了。
可是在北伐大計麵前,個人的榮辱又能算得了什麼。
而且一個能想出來一計害三賢的人,又怎麼可能會在乎區區名聲?
“陛下,此計可行!”
在一番計較之後,薑維覺得這一計完全可用。
魏軍在祁山道中大敗,短時間內肯定是人心惶惶並加強各郡之間的聯係。
這個時候正是用間的好時候,隻要信件能被敵人所獲。
他們必然會心生間隙。
一旦心生間隙,那可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得清的。
很快,一封書信便射入城中,信中薑維並未勸降薑筠,隻敘同族之情。
同時劉諶派出大量斥候,密切打探其餘幾個州郡的兵馬動向。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