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問題就是機動性不足。
說是占據了天水一郡之地,但因為有高誕他們的存在。
實際上隻占據了半個天水郡。
這半個天水郡能給大漢補充多少兵力?
更不要說騎兵了。
能用的早就已經被調走了。
眼下突然多出來一萬多熟練騎兵,以及一大批戰馬。
這對於薑維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臣這就帶兵返回,爭取儘快拿下顯親!”
關彝雖然離開了天水,但還有一個楊稷。
同樣也是遊擊戰用熟了的人。
有楊稷統領這些人,想必可以給顯親的魏軍帶來一些驚喜。
而在薑維帶人趕往顯親的時候。
鎮守隴西的牽弘卻是急的團團轉。
從替高誕強征物資引發民變之後。
他就再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
隴西地處雍涼交界,本就民風彪悍。
一旦亂起來,哪裡是那麼輕易就能平定下來的。
因為平亂就要殺人,殺人就會引起更大的民憤。
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
要命的是,蜀軍居然也趁著這個機會要來攪混水。
讓牽弘在防備那些亂民的同時,也不得不防備這些蜀軍。
這些蜀軍雖說人數不多,但戰鬥力卻不低。
出戰的人數少了,很容易被對方給吃掉。
可若是出戰的人數多了,對方就直接遁走。
絲毫不給牽弘機會。
牽弘還要考慮城池的安危,也根本沒法追擊太遠。
更讓牽弘感到糟心的是,這些蜀軍似乎在隴西郡邀買人心。
他們替百姓趕走甚至消滅那些已經成了匪患的亂民。
同時自己也絕不從百姓手裡劫掠任何物資。
即便是需要,也會公平買賣。
同時也大肆的宣揚蜀漢皇帝是多麼的愛民惜民。
牽弘聽得不禁想笑。
一群賤民有什麼好愛惜的?他們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永遠都割不完!
真要是愛民惜民,就不應該舉國之力北上入侵大魏!
更不應該在當初蜀主劉禪已經投降的情況下,依然要帶兵殺回成都。
說的冠冕堂皇,還不是舍不得那個位置。
可是牽弘能想明白這個道理,底下的百姓想不明白啊。
這一舉動,直接導致很多百姓開始倒向蜀漢。
你問牽弘是怎麼知道的?
就在不久前,牽弘查出一件倒賣軍糧案。
一個地方上的軍需官為了發財,把城中軍糧偷偷賣給蜀軍。
再由這些蜀軍分發給受難的百姓。
而這個軍需官所得到的,不過是幾張印著“當新鑄直百百”的紙!
真是瘋了,哪怕你用這些糧食換點真金白銀也行啊!
換幾張紙能當什麼用!
氣急敗壞之下,牽弘立刻對此人處以極刑,以儆效尤。
緊接著又立刻往其餘兩郡以及顯親去信求救。
希望他們能夠派兵前來支援自己剿滅匪患以及這些蜀軍。
隻不過他的求援注定是無用的。
南安雖然沒有漢軍入侵,但因為和牽弘一樣做出了強征物資的舉動已經自顧不暇。
廣魏雖說沒有大亂,但因為要支援顯親的緣故,也支援不了牽弘。
至於顯親,那就更不可能了。
換句話說,此時的隴西郡雖然還在魏國治下,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座孤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被吞沒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這一點,也隨著劉諶決定強勢奪取隴西四郡而越發的明顯起來。
在薑維重新返回顯親,並對顯親大舉進攻的半個月後。
一支兵馬在薑筠的帶領下,緩緩開進隴西。
有了之前廖文等人打下的基礎。
薑筠進入隴西的過程異常的順利。
當地受過漢軍恩惠的百姓對於薑筠這支漢軍的到來無不竭誠歡迎。
這是之前在魏國軍中效命幾十年的薑筠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場麵。
與此同時,薑筠也帶著劉諶專門撥付給他的物資,來再次安撫當地百姓的人心。
物資不多,主打的就是一個慰問。
劉諶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兌現當初廖文他們進入隴西後對百姓許下的承諾。
隻要漢軍一到,他們的好日子就來了。
在這種前後印證的舉措下。
除了那些魏軍的死硬分子,幾乎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很多地方甚至主動派人前來聯絡薑筠。
而薑筠隻需要帶著麾下兵馬一路平推就行。
這種場麵讓薑筠一度產生了一種不真實的荒誕感。
什麼時候打仗居然變得可以像郊遊一樣輕鬆?
不過這種感覺並沒有維持多久。
隨著薑筠的一步步深入,抵抗也越發的激烈。
而且在隴西境內已經出現了數支人數在一萬以上的亂軍。
這些人都是當初的那些亂民的隊伍大浪淘沙後留下來的。
雖然稱不上精銳,倒也都有一定的戰鬥力。
而且一個個的名頭都十分的響亮,最低也是個什麼什麼大將軍,自封為王的也不少。
對於這些人,劉諶隻有一個字:剿!
這些人說起來是義軍,不過是匪患而已。
他們在隴西的立足是建立在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屍骨之上。
從他們選擇占山為王而不是攻城略地這一點就能看出來。
而且他們的心思早就已經野了。
就算是投降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絕非真心。
貿然收編隻會給自己這邊埋下禍患。
殺了他們還能贏得民心,這樣一舉兩得的事情,傻子才不乾。
但是他們麾下的那些士兵倒是可以收過來。
那些精銳之士稍加訓練就是強兵。
剩下的也可以重新化兵為民,為大漢出一份力。
在劉諶的這番舉措下,薑筠一路上剿滅了數支這樣的隊伍。
並且把這些人的首級掛在那些已經占領的城池的城門上。
引得周遭百姓紛紛叫好!
一時間,漢軍的名聲,在整個隴西郡迅速的傳播開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