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鄧艾入蜀便是明證。”
“隻是不知那蜀漢北地王究竟是如何隻身逃出成都,並於劍閣敗鐘會,成都擒殺鄧艾。”
“劉諶此人,除了當初數次出使蜀漢的張惇外,我大吳上下並不了解。”
“隻知道此人登基後短短幾年,便使蜀漢國力大增。”
“乃至於如今奪取隴西四郡。”
“由此可見,此人之才能絕非常人可比。”
“在下知道二位言下之意,無非就是覺得蜀漢不善水戰,咱們到時候可以憑借水戰之利,拒蜀漢於長江之上。”
“今日那漢使在朝堂上所言,在下覺得頗有道理。”
“大吳水師久不經戰事,雖說軍備從未廢弛,但多少是有些懈怠。”
“不曆戰火,難為強兵。”
“魏國水師在魏興一戰後,短時間內隻是個擺設。”
“想要練兵,唯有和蜀漢一同軍演!”
薛珝話音落下,又有一人起身道:
“道恒所言,頗得我心。”
說話的人名叫虞汜,乃虞翻之子,早年因其父得罪孫權,被放逐至交州。
直到其父身死,才被赦回歸故裡,等到孫休繼位後才正式居於廟堂之上。
聽到虞汜的話,朱先問道:
“世洪有何見解?”
虞汜一拱手道:
“蜀漢之野心,你我皆知。”
“若是將來能夠滅掉魏國,則必生覬覦大吳之心。”
“劉諶和我大吳軍演,便是未雨綢繆。”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想必那劉諶便是抱的這等心思。”
“同蜀漢軍演,固然能使他們學到一些水戰之法。”
“但同樣也能讓我水軍多曆實戰。”
“我大吳水師本就強於蜀漢,在這方麵根本無需懼他。”
“反倒是不和蜀漢軍演,對我大吳弊大於利。”
“須知道如今蜀漢水師都督乃是陸晏!”
聽到虞汜提到陸晏,吾彥當即冷哼一聲說道:
“虞常侍此言何意?”
“莫非以為江東陸氏私通蜀漢?”
吾彥受陸抗提拔厚恩,才有進入廟堂的機會。
此刻聽到虞汜話中牽扯到恩主,吾彥當然不能忍。
吾彥的話嚇了虞汜一跳,他可真沒有這個意思,隻是單純的覺得陸晏出身江東陸氏,於兵法一道上儘得陸抗真傳。
拒絕軍演並不能使蜀漢水師變的弱小,更不能使大吳水師更強大。
至於說陸氏私通蜀漢,他虞汜也得有這個膽子才行!
不過吾彥也沒有真覺得虞汜是在說陸氏什麼壞話,所以這一段很快就揭了過去。
朱先說道:
“你等皆是謀國之言,吾也全都聽進去了。”
“不過確如道恒所言,劉諶此人誌不在小,當初景帝在時,便屢次借著吳蜀盟友的名義從大吳掠取好處。”
“可見此人從未把大吳當作真正的盟友,一旦給他機會,必然會懷吞吳之誌。”
“所以咱們必須早做謀劃。”
“免得將來蜀漢滅魏之後,咱們卻毫無反抗之力!”
薛珝聞言立刻起身道:
“大將軍英明!”
虞汜也出聲附和。
其餘二人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大家都是在為國家出力,無非就是方法不同罷了。
況且這些年水師承平日久,確實也該找個機會鍛煉一下。
此次聯合軍演,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
“大將軍,吳蜀聯合軍演可行倒是可行。”
“隻是在下擔心魏國那邊沒法交待!”
吾彥開口道。
聽到吾彥的話,朱先原本舒展開的眉頭再次皺了起來。
這確實是個問題,雖然表麵上看蜀漢此次提出聯合軍演沒有針對吳國的意思。
但十成十的有針對魏國的意思。
就算也沒有針對魏國的意思,也難保魏國不會心生警惕,因此責問於吳國。
上一次蜀漢運糧就已經引來魏國不滿,這一次再和蜀漢進行軍演,魏國肯定要炸毛。
朱先不想和魏國的關係鬨的太僵,除了因為江東各世家和魏國都有利益牽扯外。
還因為一旦蜀漢奪了長安,那魏國這個假盟友恐怕就得變成真的。
相反蜀漢這個盟友就有待商榷了。
“不如就把此次聯合軍演限製在西陵戰線。”
“這樣既可以不暴露廣陵防線,也能讓魏軍隨時有所防備。”
“也不算咱們大吳背盟,如何?”
薛珝開口說道。
眾人聞言低頭思索一番後,覺得這倒真是個不錯的主意。
雖說整個長江水麵都是吳國的地盤,但真正的重點還是放在廣陵一線。
而且西陵對岸便是魏國所占荊州,一旦蜀漢有彆的用心,魏國也能很快反應過來。
省得蜀漢把吳國拖的太深。
也算是給魏國有個交待。
至於再多的,朱先就不保證了,大吳也不是沒脾氣的,總不能事事都隻為他人考慮,不顧大吳自身利益。
定下此事後,又一天的朝會上,李驤便從朱先的口中得知吳國已經同意和大漢進行聯合軍演。
但是隻能把軍演的地方限製在西陵戰線,若敢越過西陵前往廣陵一線,則立刻視為正式開戰。
李驤聞言心中略有遺憾,廣陵線的長江水麵才是吳國水師的根本。
這朱先倒也不傻。
不過這個結果倒也在大漢的接受範圍之內,現在鍛煉大漢水師的戰鬥力才是第一位的。
其餘能多占一點好處自然是好的,占不到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既然陛下已經同意兩國聯合軍演,那外臣即可便返回大漢。”
“將此消息帶給我家陛下!”
目的已經達到,李驤便不再打算在吳國多留,很快便乘船返回天水。
在李驤乘船返回天水的時候。
另一邊的薑維已經趕到南安,並和廖化以及薑筠等人合兵一處,對高誕和牽弘再次發動猛烈進攻。
在薑維的進攻下,高誕和牽弘很快就扛不住了。
沒過多久,兩人便帶著殘兵往廣魏的方向退去。
而劉諶因為已經去旨調範長生來天水的原因,暫時不打算對廣魏動手。
薑維等人見追擊不上後便緩緩退軍。
自此,隴西、南安以及天水三郡儘入大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