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到天水後,劉諶自是喜不自禁。
這兩郡到手之後。
涼州以及西域都護府名義上雖然還屬於魏國,但已經事實上落入大漢之手。
除非司馬攸此時能夠放棄東線,然後全力把自己從天水趕出去。
隻不過以眼下的情況來看,就算司馬攸真的這麼做,也未必能把自己從天水趕出去。
隴西和南安拿下之後,劉諶頒布的第一條政令就是減稅。
把魏國的稅收減到和大漢同等水平。
這一舉動立刻得到了隴西和南安百姓的擁護。
因為早在漢軍奪取天水的時候,此兩郡的百姓就聽說過大漢的稅製改革。
他們不一定會盼望大漢王師,但一定會盼望一個能夠減輕他們負擔的政權。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兩郡百姓的反抗。
而這麼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隴西和安定郡的那些亂匪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自行土崩瓦解。
因為百姓們原本就是因為長安朝廷強行征收物資而造反。
現在新來的大漢不僅不再征收,甚至還要減免原本壓在自己身上的稅收。
老百姓的心思很單純,他們不指望朝廷對他們能有多好。
隻要給一口吃的,餓不死就行。
隻可惜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卻沒有人能明白這個道理。
即便明白,也不會執行下去。
如今有人願意給他們一口吃的,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傻子才會繼續跟著彆人造反。
而那些造反的人所依靠的就是這些原本活不下去的百姓,沒了這些百姓,他們瞬間被打回原形。
固然有能力強的,依然能夠籠絡住不少人跟著他們。
但在薑維等人的降維打擊下,很快便被肅清。
連帶著腦袋都被懸掛在城門上,以儆效尤。
整個隴西和南安迅速的被平定下來。
三郡安定下來後,劉諶並沒有就此滿足。
自己當初定下的戰略就是每拿下一地,便要在此地紮穩腳跟。
劉諶立刻按照早就定好的幾步計劃走。
第一步,重新厘定土地和人口,將地方豪強手中的土地和人口全都登記出來。
人口皆恢複自由身。
至於土地,那些豪強若是願意要,劉諶也不取,隻要他們能夠繳納足夠的賦稅即可。
第二步,把所有已經厘清的土地全都按照上中下三等田劃分好,然後分給當地百姓。
百姓有了立身之本,便不會鬨事。
第三步,開始著手在三郡征兵。
不過這個征兵並不是直接征戰兵,而是征召守土之人。
因為征兵對於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大漢才剛剛占領三郡之地,便要在地方上征兵,很容易引起百姓的恐慌。
這樣的士兵,即便是征召上來,也不會對大漢有多高的忠誠。
但是讓他們身擔守土之責,他們應該是很樂意的,本鄉本土,離家又不遠,也不用擔心被拉去填線。
況且守衛的還是自己的土地。
這麼一來,能讓這些士兵自發的維護大漢,因為他們現在的一切都是大漢賞賜的,大漢若是敗走,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會成為鏡花水月。
而且這麼做還可以把原本需要鎮守地方的漢軍士兵解脫出來,能夠更加專心的應對戰事,從而減少分兵之害。
大漢本就兵力不足,若是再因為守土而連續分兵,那北伐之事隻能是遙遙無期。
最後一步,創辦學堂,調崔明煊從川入雍,擔任四郡總祭酒。
如果說現在大漢哪個世家子對劉諶是毫無保留的忠心,那絕對非崔明煊莫屬。
當初為了活命,主動的站在整個川蜀世家的對立麵。
此舉之後,他就隻能牢牢的依附於劉諶。
甚至比劉諶更加希望大漢可以複興,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證明他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生,而不是被世家撕成碎片。
劉諶又從川中和皇家學堂調取一部分人充作教授。
對三郡之地的人進行啟蒙。
又過了半個月,李驤經漢水返回天水,給劉諶帶來了吳國同意軍演的好消息。
劉諶高興之餘也知道吳國隻允許漢軍水師在西陵一線和吳軍進行聯合軍演。
“沒想到這個朱先還挺警覺的。”
“看來吳國朝堂上也不完全是酒囊飯袋啊!”
劉諶此話自然是調侃,能夠支撐一個國家健康運轉,不管是以一種什麼方式。
這人的能力都不容小視。
“朕這就派人給陸晏傳旨,讓他領著咱們大漢的水師前往西陵,同吳軍水師展開聯合軍演!”
旨意順著西漢水一路到達陸晏手裡。
早就已經做好準備的陸晏立刻帶著大漢水師,帶著大漢國書一同前往西陵。
與此同時,休假兩月的關彝也再次返回漢水。
賈褒並沒有跟著他一起回來。
而是和關皎一起留在成都。
關彝這麼多年沒回來,滿打滿算就在成都呆兩個月。
若是隻帶著賈褒返回天水,不更說明秦氏是那個多餘的人嗎?
所以汪氏便自作主張的把賈褒和關皎一起留在成都。
這份苦不能讓秦氏一個人受。
賈褒何等伶俐之人,怎能不明白其中意思。
不僅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說自己早就在塞外聽說過成都的種種好處,願意留下來。
並告訴汪氏自己在塞外有為女子授課的經驗,正好可以幫上汪氏的忙。
“瞧你小子這兩個月過得挺舒坦的。”
“臉頰的肉都起來了。”
看著麵前的關彝,劉諶嘖聲道。
關彝聞言嘿嘿一笑。
一開始帶著賈褒回去的時候,秦氏確實沒有給自己好臉色。
甚至連房門都不讓他進。
關彝也自知理虧,沒敢多說什麼。
後來賈褒和秦氏的關係好了後。
秦氏才讓關彝進房。
其實秦氏哪有不願意,隻是覺得委屈罷了。
自己一個人在成都辛辛苦苦的拉扯女兒,丈夫卻在外另娶家室。
這事放到誰身上,一時間也接受不了。
賈褒同樣也明白秦氏的心思。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除了照看關皎外。
關彝基本上都陪在秦氏身邊。
這身上的肥肉,就是這兩個月的時間被秦氏生生補出來的。
“陛下,臣給關關起了個大名,叫關瑤。”
關彝對劉諶說道。
劉諶點了點頭:
“名字起的不錯,跟關關很配!”
關彝喜道:
“多謝陛下誇讚!”
劉諶調侃道:
“朕在誇關關,跟你有什麼關係?”
在場如李驤等人,眼裡滿滿的都是羨慕。
關彝和陛下的關係一如當年的漢壽亭侯和昭烈帝。
此等親近是誰都羨慕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