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檄文還沒寫好嗎?”
一個溫柔的聲音響起。
聽到這個聲音,滿頭冒汗的崔世義不由得心中一慌。
這個聲音的主人不是彆人,正是已經殺到幽州的劉淵。
崔世義覺得自己的命實在是太苦了。
當初在益州起事兵敗後,自己淪落為大漢反賊。
不得已逃到魏國。
原本以為能仗著祖上出身清河崔氏,在魏國謀個一官半職的。
誰知道那晉王一看自己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直接就把自己扔到犄角旮旯裡。
好不容易等到司馬炎派自己前往並州施展才華。
卻被劉淵從並州裹挾到幽州,又一次成了魏國的反賊。
事情還要從幾個月前說起。
當初崔世義他們被司馬炎派到並州配合劉淵,以被劉諶欺壓的名義打壓劉諶的名聲。
崔世義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已經準備好在並州大展拳腳,說不定就能借著這個機會踏入大魏廟堂。
誰知道剛到這裡,還沒來得及對劉諶和蜀漢進行詆毀。
劉淵也反了!
他聯合被司馬攸派到並州的鮮卑首領禿發樹機能準備一起進攻幽州,然後繞道圍攻洛陽。
可是你們反就反了,為什麼要帶上我!
想到這裡,崔世義的心裡就升起一股恨意。
都怪那個劉諶,沒事清點什麼人丁。
魏國和吳國哪個不比你強,怎麼沒見人家清點。
偏偏你就要對蜀中的世家動手!
讓我堂堂崔氏世家子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崔世義並不看好劉淵,可是他卻沒有辦法。
道理說的再明白,也大不過拳頭。
蠻夷到底是蠻夷,根本就不通人性!
隻是這話他也隻敢腹誹,不敢有絲毫流露。
而劉淵看到崔世義不說話,還以為對方沒在意自己的話。
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悅。
在洛陽多年的生活,讓劉淵變成了一個假漢人。
他知道漢人不同於草原部族,看中你的東西直接就動手搶。
他們做什麼都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因為這樣他們就能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對彆人指指點點。
劉淵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誌在恢複匈奴的他覺得自己也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
可是劉淵到底不是漢人,在洛陽的幾年時間也不過是學了個皮毛。
距離真正弄懂漢人的文化還差得很遠。
但是劉淵卻不擔心,自己不懂沒關係,有人懂就行!
比如崔世義他們。
雖說並州本地也有些世家,但這些人多半不會老老實實替自己賣命。
因為他們家族中有人在魏國朝堂。
劉淵心裡很清楚,他們或許會貪生怕死,可一旦涉及到家族利益,多半是不願意跟自己妥協的。
即便是要妥協,也會很費功夫。
劉淵哪裡有那麼多時間陪他們耗。
但崔世義他們不同。
劉淵早就打聽清楚了,這幾個人是在蜀漢造反被打敗之後。
活不下去了才逃到魏國的。
來並州也是為了詆毀蜀漢。
他們是叛徒。
劉淵很清楚,人能背叛第一次,就能背叛第二次。
事實也果如劉淵所想的那樣,幾乎沒有費什麼力氣。
這三個人就服服帖帖的跟著自己一路來到幽州。
現在劉淵需要為自己的行動找一個合理合法的理由。
也到了崔世義他們該出力的時候了。
隻是看崔世義的樣子,似乎對自己命令並沒有放在心上。
心中不悅的劉淵冷哼一聲說道:
“怎麼?崔先生這是沒把某的話放在心上?”
聽到劉淵的話,正在出神的崔世義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瞬間回過神來。
“將軍息怒,在下已經將檄文寫好!”
說著便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絹帛。
上麵密密麻麻的文字組成一篇文章:
【檄司馬賊衝文】注1)
“昔秦滅六國而失政,漢約三章而昌盛。”
“後新莽篡器,世祖中興,百姓康樂,社稷安寧。”
“然卓、傕、泛、操等侵官暴國,殘賢害善。”
“由是把持獻帝,欺淩漢室。操子丕,輕佻放蕩,不曉廉恥,篡漢僭位,其心可誅!”
“幸天有輪回,果有後報。司馬懿者,本無懿德;司馬師者,貪殘酷烈;司馬昭者,弑帝當街,三世遺醜,天地不容!”
“故有司馬炎與攸,骨肉相殘,裂分魏廷。致四海鼎沸,蒼生無主,盜賊蜂起,天道伐亂。”
“昔我先人與漢約為兄弟,憂泰同之,今司馬兄弟自相魚肉,乃天厭魏而思漢也。”
“吾雖不才,亦願扶幽幽之焰,成耀世之明!複炎漢舊製,治文景盛世!”
“檄文到處,州郡各整義兵,以應聲勢,其得炎、攸首者,封千戶侯。”
“文武部曲降者,勿有所問,如律令!”
劉淵看著這篇檄文,心中卻嘖嘖稱道。
自己這一步果然是走對了,這漢人罵起漢人來,竟然如此的狠辣。
看著崔世義臉上帶著些討好的笑容。
劉淵笑著拍了拍崔世義的肩膀:
“崔先生辛苦!”
“隻是不知道這檄文是崔先生一人所寫,還是你們三人共同寫就?”
聽到劉淵的話。
崔世義的臉上微露憤慨之色。
雖然這份檄文是劉淵讓朱銘和雍良跟自己一起寫的。
但其實主筆之人隻有自己。
崔世義如何不明白這兩人的心思。
到達魏國之後,三人之間的形勢就掉了個個。
因為崔世義好歹還有個清河崔氏的根,朱銘和雍良立刻就成了無根浮萍。
原本在大漢沒什麼份量的崔世義立刻成了三人中最重要的那個。
崔世義本來還挺享受這種感覺的。
隻是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變故。
朱銘和雍良不想惹禍上身,因為他們也不看好劉淵。
可他們兩個可以不寫,崔世義卻不行,誰讓自己出身清河崔氏呢?
這個原本可以倚仗的招牌,此時卻成了他的催命符。
寫,可以晚點死。
不寫,立刻就死!
果然,聽到劉淵的話,朱銘和雍良立刻說道:
“我等皆無名之人,論文采、論學識皆不如崔兄。”
“隻能替崔兄研墨鋪紙,卻無動筆之能!”
兩人把自己推了個乾淨。
等到將來朝廷清算的時候。
崔世義是那個執筆之人,自己卻是和逆賊虛與委蛇、不願詆毀司馬氏的忠臣。
司馬炎就算隻是想把自己當一塊招牌立起來,也能保證自己後半輩子衣食無憂。
聽到兩人的話,崔世義恨不得生吞了二人。
從頭到尾他們都在利用自己,在蜀漢是這樣,到了魏國是這樣,如今在敵人的帳下他們還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