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都比趙家那些佃戶們用的好。”
荀悝笑著翻身上馬:
“那趙家才打了一批農具,你馬上就要被人家比下來嘍。”
老漢聞言一陣搖頭:
“咱這草民哪裡能跟趙家比。”
“人家那好東西,多的都用不完。”
“也不知道他們打造這麼多農具乾什麼,也沒見給那些佃戶們用。”
老漢的話讓剛準備離開的荀悝停住了腳步,笑意也僵在了臉上。
聲音略帶凝重的問道:
“老伯,你是說那些佃戶們並沒有拿到趙家打造的新農具?”
老漢點了點頭:
“這有啥奇怪的?舊的能用為什麼要用新的?再有錢也不是這麼個糟蹋法。”
這句話讓荀悝的臉色驟變。
顧不得和老農說話,立刻就往縣衙的方向趕。
看著荀悝急匆匆離開的背影,老農感慨道:
“官倒是個好官,就是這性子太毛躁了些,到底還是個娃啊!”
荀悝心中已經升起一股恐慌,老農無意間的話讓荀悝察覺到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但在此之前,他還有一件事需要證實。
匆匆返回縣衙,不顧屬下驚訝的目光來到存放案牘的地方,開始按照時間去翻檢所有提交上來的關於打造農具的文書。
這一看,讓荀悝發現一件要命的事。
因為鹽鐵由朝廷專控的原因,所有的鐵料調配都是有記錄的。
興漢五年之前地方上的農具打造數量還算正常。
從興漢五年初開始,漾濞幾大家族便開始大量的打造農具。
每次數量雖有不等,但大致都差不了多少。
而到了興漢七年,數量幾乎翻了一倍多。
今年更是連著兩次打造農具,夏收前一次,秋收前又一次。
並且這次的數量多到自己之前都感到驚訝。
可是他們打造了這麼多的農具,卻沒有交到佃戶的手裡去用。
那打造這些農具的意義在哪裡?
而且從時間線上來看。
興漢五年,正是南中三郡發生叛亂並被快速平息的時候。
而這次打造農具的時候,正是掌管南中的範長生離開南中北上前往天水後不久。
這些事情聯係到一起,荀悝可不相信這隻是簡單的巧合。
出身潁川荀氏的荀悝的腦海裡瞬間就蹦出一個念頭:造反!
想到這裡,荀悝的腦門上便出了一層冷汗。
雖說朝廷已經連著打壓蜀中士族很多年,也削弱了他們不小的力量。
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們的底蘊哪是一時間就能夠消耗的乾淨的。
而且因為他們之前認慫的太快,朝廷也並沒有對他們進行清洗,讓他們保存了很大一部分實力。
此時正是北伐的關鍵時期,若是這個時候南中再發生叛亂,很有可能會牽製陛下的精力,並導致此次北伐失利!
雖然來到大漢的時間還不到三年,可荀悝早就已經認可了大漢。
一想到大漢會因為這些人導致北伐功敗垂成。
荀悝的心中就一陣焦急。
但荀悝現在還不能輕舉妄動。
一來不知道這些人準備什麼時候動手,二來不知道這些人手裡到底掌握著多少力量。
他們又暗地裡聯合了多少人。
貿然出擊的話,隻會打草驚蛇!
輕輕的退出庫房,荀悝找到了漾濞縣令。
很快,一封奏報就被連夜送到了雲南郡郡守麵前。
雲南郡郡守收到這封奏報之後同樣被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派人到各縣去證實漾濞縣令奏報中說的事情。
但是最終卻沒有選擇這麼做,因為雲南郡治下這麼多縣,隻有漾濞縣令一個人上報這個情況。
他很難保證彆的縣裡是不是有他們的人,萬一泄露讓他們提前行動,這個罪責他擔不起!
於是他又趕緊在奏報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拿火漆封了之後,立刻派人快馬送往成都。
數日後,留守成都的樊建拿著這封奏報行色匆匆的來到宗預府上。
“太尉,出大事了!”
劉諶親征的時候,以年幼的太子劉裕為監國。
並讓宗預等人輔佐。
身為太尉的宗預自然就是成都名義上的最高長官。
隻不過因為上了年紀的原因,他在更多的時候隻是作為一個吉祥物一樣的存在。
真正處理政務的還是樊建和李密這群人。
聽到樊建的話,宗預的臉上立刻露出一絲凝重,能讓樊建都說是大事的事,那絕對小不了。
“發生什麼事了?”
“南中有可能會再起叛亂!”
聽到樊建的話,宗預的臉上頓時露出一抹震驚之色。
興漢四年,南中三郡反賊被送到成都,陛下殺的人頭滾滾。
整個成都為之色變。
這才過去三年時間,這些人就全都忘了?
竟然敢再起反心?
“究竟怎麼回事?”
宗預沉聲問道。
“漾濞縣縣丞在整理政務的時候,發現地方豪強接連幾年都在大量打造農具。”
“但是卻不見各家佃戶手上有新農具使用。”
“此人便留了個心眼,回去一查果然發現了問題。”
“立刻上報到雲南郡郡守那裡。”
“雲南郡郡守擔心打草驚蛇,未敢核實直接上報。”
“下官手中這份奏報便是今天才收到的!”
從樊建手裡接過奏報,宗預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你怎麼看?”
“下官來之前已經命人查過了。”
“今年的實情尚未上報,但往年鐵料消耗確實有所增加!”
“再結合範司農此前離開南中前往天水。”
“很有可能讓這些人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宗預將手中的奏報還給樊建,緩緩的閉上了眼睛,大腦開始飛快的運轉。
片刻之後,再次睜開眼睛,語氣凝重的說道:
“第一,以朝廷巡察秋稅的名義往南中各郡派人。”
“暗中調查此事。”
“第二,速速給漢東董厥去密信,讓他整頓兵馬,隨時做好前往南中的準備。”
“第三,這件事不能讓第三個人知道,難保朝堂上也有他們的人!”
樊建聞言一拱手:
“那陛下那邊...”
宗預說道:
“當然要快馬將此事報給陛下!”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