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到廣魏,少說也得兩個多月走。
到達廣魏正好春暖花開。
這個時候進攻天水三郡,既不用擔心天寒地凍不好用兵,還能破壞敵人的春耕。
是個極佳的用兵時間。
“二位此次西征,定能一舉將蜀賊殲滅。”
“孤就在長安等你們凱旋的好消息!”
司馬攸執著鐘會和杜預的手,一直將二人送出長安城外。
鐘會意氣風發的說道:
“秦王殿下放心,臣此去必擒蜀賊劉諶獻於大王帳下!”
“而後攻滅蜀國,替秦王開疆拓土!”
說罷鐘會又笑著看向杜預,
“車騎將軍可莫要與某爭這個功勞才是。”
而從杜白那裡了解到劉諶在天水的所作所為後,杜預顯然沒有鐘會那麼樂觀。
但是大軍出發在即,杜預也不會做出墜自己士氣的事情。
也笑著說道:
“這滅國之功可不是輕易能得來的。”
“恐怕某要與太尉爭上一爭!”
司馬望則在一旁附和道:
“那大軍便是兩路凱旋,兩路大勝啊!”
司馬攸聞言頓時笑道:
“有二位輔佐孤,何愁司馬氏不興!”
緊接著,鐘會和杜預便各自帶領大軍。
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
一路由鐘會帶領,走安定入廣魏。
一路由杜預帶領,走扶風入廣魏。
看著大軍逐漸遠去的身影,司馬攸的心裡從來沒有這麼揚眉吐氣過。
“叔父,此次司馬炎退兵,給咱們騰出來機會抽出手來對付劉諶。”
“是上天眷顧於孤,真要是能將劉諶打退或者殲滅。”
“那我司馬氏便可以因此功更進一步。”
“到時候洛陽那邊便不足為懼!”
司馬望聽到司馬攸的話,笑著附和道:
“秦王所言極是。”
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司馬望所能夠控製的了。
從洛陽封賞父親和自己的旨意送到長安後,司馬望就逐漸開始退往幕後。
而在司馬攸做出決定要調杜預回來攻打劉諶的時候。
司馬望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離開長安,但還是趕緊稱病不朝。
一直到過完年才逐漸康複,為的就是避開這個敏感時期。
司馬攸可以不知會自己,但自己一定要表這個態。
父親一死,自己這一支在洛陽的香火情已經所剩無幾。
無論前路是黑還是白,司馬望都隻能跟著司馬攸走下去。
在鐘會和杜預帶著兵馬出發前往天水的時候。
陳倉,已經圍城兩年的霍弋和張翼的臉上卻露出了難得的興奮。
北伐多久,兩人就被小小的陳倉攔住多久。
雖然自己這一路隻是佯攻,但為將者誰不渴望建功立業。
而且自己這一支兵馬若是能成功奪取陳倉的話。
整個北伐局勢就會瞬間被改變。
隻可惜長安司馬攸也知道陳倉有多重要。
陳倉本就易守難攻,又有石苞坐鎮,當真是守的滴水不透。
開戰至今,兩個人竟然一點好處都沒有撈到。
但就在不久前,兩人突然發現陳倉守軍有所異動。
這個時間點正是楊銳代替石苞鎮守陳倉的時候。
霍弋和張翼雖然不知道城上守將已經換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卻敏銳的抓住這一點,接連發動了持續半月的進攻。
終於確定,城上守將的確是換人了!
原來,兩個多月前,楊銳在鐘會的舉薦下,代替石苞前來陳倉鎮守後。
石苞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要隨便動他的城防布置。
城下蜀軍和自己對峙了這麼久,雙方的套路已經被摸的差不多。
現在正處於一個誰都奈何不得誰的局麵。
隻要楊銳按照石苞的布置防守,城下蜀軍就不會知道守將已經換人。
就不會對陳倉發動進攻。
隻要能拖到鐘會和杜預兩路兵馬把劉諶趕出隴西。
陳倉這一路兵馬便會不戰自退。
然而石苞的話,楊銳很明顯沒有聽進去。
倒不是楊銳狂妄自大。
而是覺得自己若是不能為朝廷立功,豈不是有負太尉這一番舉薦。
城防他也看過了,確實是敵人攻不下來的程度。
可是這樣一來,就有很多兵力會閒在那裡。
楊銳知道這些兵力是用作後備。
可是對於陳倉來說,是不是太多了點?
現在國家兵力多麼的短缺,卻白白浪費這麼多人在這裡。
如果能在把這些兵力調動起來,發揮出其該有的作用。
豈不是要比閒在這裡強得多?
於是楊銳立刻便開始著手調配兵力。
看看能不能用最少的人來試探出城下敵軍的實力。
至於節省下來的那些兵力,自然要支援給太尉或者是車騎將軍,以增加討伐劉諶的勝算。
“雖然還不知道城上賊將是誰。”
“但這人比石苞可差遠了。”
“有此人在,咱們未必沒有攻下陳倉的機會。”
帳中,張翼一臉興奮的說道。
霍弋同樣也很高興,但是他顯然要比張翼要來的冷靜。
“伯恭所言甚是,但我覺得此事大可不必過於心急。”
“你沒發現咱們之前半個多月的進攻,每一次城上的反抗程度都不一樣嗎?”
“若是我所料不假的話,對方是在試探。”
“看看怎麼樣以弱勢兵力抵擋咱們。”
張翼聞言麵露驚訝之色:
“霍將軍何出此言?”
霍弋一臉自信的說道:
“陛下說長安司馬炎退兵,最多不超過五月,司馬攸便會出兵隴西。”
“因為這是他唯一能夠抓住的機會。”
“看城上守軍的舉動,陛下所料已經成真。”
張翼恍然:
“原來如此,那咱們就更應該加快進攻,以期能替陛下分散更多敵人的兵力才是。”
霍弋卻搖頭道:
“為何是分散兵力,而不是奪取陳倉?”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