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終還是城上的守軍扛不住漢軍如同疾風驟雨般的進攻。
終於在又一次被漢軍攀上城頭之後。
城上的魏軍一哄而散,紛紛向城下逃去。
就連郭統安排好的督戰隊都跟著一起逃了。
這種強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根本就不是生死所威脅所能夠抵消的。
與之相反的則是漢軍中爆發的一陣陣歡呼。
從打通陳倉道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
當初丞相攻陳倉也才二十多天,自己居然在這裡攻了兩年多。
其中之艱難憤懣,全都在這一刻得到充分的發泄。
而這些漢軍士兵在衝進城裡之後,也沒有對那些魏軍士兵進行肆意屠殺。
一方麵是因為劉諶這麼多年一直灌輸的思想和各級將官的約束。
另一方麵,則是出於對這些和自己對峙了兩年多的敵人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這些敵人已經完全放下了武器,臉上流露出像死人一樣的麻木。
郭統沒有逃,他知道自己就算是逃了也活不下來。
丟了陳倉,代表著長安南門戶失守,敵人可以直接威脅長安的的安全。
這種大罪,沒人能救得了他。
將城上魏旗拔下,重重的扔下城去,重新換上火紅的漢旗。
霍弋一臉興奮的吩咐道:
“速速派人往天水報捷,就說陳倉已克,大漢兵鋒可以直指長安!”
但是很快,但是很快就有人來報,說是距離陳倉不遠處發現了一支萬餘人的兵馬正在朝陳倉殺奔而來。
聽到這個消息,霍弋和張翼心中頓時一緊。
此時大部分漢軍士兵還沒有入城。
入城的士兵早就已經精疲力儘。
這個時候來一萬多生力軍攻城,很有可能讓漢軍從大喜變成大驚,士氣轟然崩塌。
可僅僅過了兩刻鐘不到,就又有人來報。
說城外那支軍隊原地等待了一刻鐘的時間後,就原地掉頭,朝著臨渭的方向奔去。
二人聞言心中又是一鬆,看來敵人對此時城中的情況並不明了。
同時也說明杜預那支賊軍在上邽的攻勢並不順利。
領軍之人不敢賭能不能奪回陳倉,隻能灰溜溜的返回臨渭。
這既是張翼和霍弋的運氣,也是如今大漢占據大勢的必然結果。
陳倉報捷的消息走漢水到天水,僅僅隻花了兩天的時間。
此時馬隆帶領的那支軍隊甚至都沒有重新返回上邽。
劉諶就已經收到了奪取陳倉的好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就連劉諶都激動的在行宮內放聲大笑。
彆看劉諶一直以來,都是以樂觀的態度示人。
但北伐的壓力究竟有多大,隻有他自己心中明白。
拿不下陳倉,想要奪取關中不知道還要花費多長時間。
所以劉諶才會在小小的陳倉城下,陳兵數萬。
如今陳倉已克,北伐的形勢才算是真正的明朗起來。
同樣心中高興不已的還有老將廖化。
上次受傷之後,廖化便被留在天水參讚軍事。
“奪取陳倉之後,咱們就可以順利的截斷杜預退路。”
“這夥賊軍就成為甕中之鱉,杜預早晚被陛下擒之!”
聽到廖化的話,劉諶也是笑著說道:
“是啊,老將軍,咱們苦熬了這麼多年。”
“總算是熬出來了!”
廖化在附和完劉諶的話後,卻話鋒一轉的說道:
“陛下是不是派人去勸降賊將杜預。”
“臣觀此人頗有治兵之能。”
“否則何意能和大將軍對峙這麼長時間而不落下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今他後路被斷,已成困獸。”
“若是能勸其來降,既能為大漢憑空多一助力,又省得他魚死網破。”
“徒增傷亡!”
聽到廖化的話,劉諶搖了搖頭,從桌案上拿起之前杜預給自己的回信遞給廖化:
“朕早就想到勸降此人了。”
“奈何朕是落花有意,杜預他流水無情啊!”
廖化在看完杜預的回信之後,笑著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
“彼時陳倉尚在偽朝手中,其後路未被斷絕。”
“此人又在偽朝身居高位。”
“自然不會輕易投降。”
“眼下形勢已與之前不同,況且臣觀此人回信。”
“並無十成十的拒絕之意。”
“陛下何不再派使者前往?”
劉諶從廖化手裡把信拿過來再看了一遍。
發現裡麵確實沒有明確拒絕自己的意思。
便故作矜持的說道:
“那就再派人去勸降一番?”
廖化點了點頭。
“那廖將軍以為派誰前往比較合適?”
廖化笑著說道:
“此等大事,當然由陛下定奪,臣哪敢妄言。”
劉諶看了一眼侍立在廖化身側的廖文道:
“那就讓睿卿去吧!”
廖武突然被點到名字,一臉懵逼的說道:
“我嗎?”
此時的杜預已經從馬隆嘴裡知道了陳倉丟失的消息。
得知這個消息的一瞬間,杜預差點沒急暈過去。
他有心想要責罵馬隆為何不派人試探著進攻一下。
又知道馬隆是擔心兵力折損,對自己更加不利。
想到這裡,杜預便覺得十分憋悶,明明自己什麼都沒有做錯。
怎麼就一步步的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正在鬱悶間,忽有人來報:
“啟稟車騎將軍,營外有人自稱大漢使者前來,想要拜會將軍!”
杜預心中明白,對方多半是已經知道了陳倉丟失的消息。
重新打起精神,杜預開口吩咐道:
“請他進來吧!”
很快,大漢使者便來到了杜預麵前。
但卻不是上一次的吳明,而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麵孔:
“大漢使者奉我家皇帝陛下之命,特來拜會將軍!”
杜預麵露殺機的說道:
“前番爾主派人前來勸降,某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饒了他一條性命。”
“今爾又複來,莫非覺得某手中刀殺不得人?”
話音落下,馬隆便拔刀出鞘,惡狠狠的看著廖武,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劈了廖武的架勢。
廖武看到馬隆的動作,不僅絲毫不懼,反而放聲大笑道:
“哈哈哈哈,來來來。”
“大好頭顱在此,請將軍隨意取之!”
“若以我一人頭顱,換將軍麾下數萬將士之頭。”
“豈不為史書上一大奇事!”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