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帶著幾個隨從離開天水前往益州去了。
這幾個隨從自然是劉諶派給他的。
既有保護他的意思,也有作為耳目看看這位文武廟第一人究竟會在益州做什麼的想法。
杜預不想進攻司馬攸沒有出劉諶的預料。
畢竟不是誰都能乾出來前腳投降,後腳就帶人攻打舊主的事情。
杜預此舉也恰恰說明其人品不錯,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更深層的原因就是,司馬攸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根本用不上杜預出手。
這一次不讓他出手攻打司馬攸,下一次讓他打司馬炎的時候,他就沒有理由再拒絕了。
杜預離開天水沒多久,薑維就給劉諶帶來一個好消息,一個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的消息。
好消息自然是杜預投降後,那些魏兵作為降兵被大漢收編。
而且這批士兵的質量都還很不錯,畢竟是奔著弄死劉諶來的。
但現在都成了劉諶的囊中之物,反而壯大了劉諶的力量。
另一個消息就是霍弋和張翼在奪取陳倉之後,撞上了司馬攸前來支援杜預的人馬。
一場大戰之後,打了對方落荒而逃。
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司馬攸也會很快知道陳倉丟失,杜預這一路大概率全軍覆沒的消息。
司馬攸必然會做出反應。
對於這個結果,劉諶倒不覺得有什麼。
奪取陳倉之後,失了大勢的長安可不是靠著司馬攸的計謀就能夠維持得了的。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司馬攸下一步會怎麼做。
是負隅頑抗,還是投降大漢,甚至是再和司馬炎聯手。
隻不過對於劉諶來說,無論司馬攸做出如何選擇,長安他都要定了,誰來也不好使!
在此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那就是身為教諭的崔明煊回到冀縣,見到了崔世義。
彆人或許不認識崔世義,崔明煊卻不可能不認識。
不僅僅是因為二人是兄弟,還因為自己差一點就被崔世義害死。
要不是陛下仁慈,哪裡有今天的他。
崔世義同樣也沒想到會冒出來崔明煊這個變數。
在辨彆出崔世義的真實身份之後。
劉諶以反賊之名,將其處死。
至此,南中三郡叛亂的最後一股餘孽也徹底解決。
而隨著鐘會的敗走和杜預的投降。
以及範長生在廣魏不遺餘力的宣傳大漢的好。
此時的廣魏境內,亂民四起,張家和魏國的統治已經徹底動搖。
張瑞見狀,一咬牙舍棄了張家在廣魏幾十年的經營,帶著家族人員和宗教核心成員以及這幾十年收斂來的巨量財富逃往安定。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劉諶立刻派人前往廣魏境內。
以撫為主,以剿為輔,僅僅隻花費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將廣魏收入囊中。
再加上之前的四郡以及陳倉以西的扶風郡土地。
整個雍州已經有一半的地盤落入大漢之手。
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
而這個愁的人也不是彆人,正是隻剩下半個雍州的司馬攸。
鐘會敗退的消息,早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傳回長安。
彼時的司馬攸雖然氣憤,但也不覺得有什麼。
因為早在出征之前,他和鐘會就已經計劃好了。
能速勝則速勝之,不能也要把戰線維持在廣魏一線。
既然要把戰線維持在廣魏,那廣魏當然也可以作為前線。
但隨著陳倉的失守和杜預的失聯,司馬攸才真的慌了。
這意味著就連廣魏一線的戰線都無法維持。
敵人很有可能順著扶風郡一路東進,直撲京兆!
司馬攸很想找個人商量一下,可是杜預下落不明。
鐘會遠在安定,石苞鎮守馮翊。
就連司馬望,也在幾個月前病逝。
竟然真讓司馬攸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味道。
無奈之下,司馬攸隻能問策於母親羊徽瑜。
自從司馬攸自立魏帝和洛陽分庭抗禮之後。
羊徽瑜便居於宮中,不再過問國家大事。
但不過問不代表不知道。
而且作為半個局外人,反倒要比司馬攸看的更加清楚。
感受到司馬攸的慌張,羊徽瑜卻雲淡風輕的說道:
“辦法倒也不是沒有,隻是不知道我兒想選擇哪條路。”
司馬攸聞言急忙說道:
“還請母妃賜教!”
羊徽瑜一邊給秦王世子司馬冏擦去嘴邊的食物殘渣,一邊開口說道:
“無非就是兩條路,戰或降而已。”
“戰自不必說,長安有四塞之險,鎖了關隘之後,怎麼著也能扛上了三五年。”
“三五年之後,或許天下有變,咱們仍能覓得一線生機。”
說完羊徽瑜抬頭看了司馬攸一眼,見司馬攸麵露糾結之色。
便接著說道:
“要麼就是降,隻是這降也分向誰投降。”
“是降那劉諶,還是降你在洛陽的哥哥。”
司馬攸聞言臉色一變:
“母親,萬萬不能降我哥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是降他,你我母子斷無生路!”
然而羊徽瑜在聽到司馬攸的話後,心中卻是一歎。
她故意用哥哥來代替司馬炎,就是為了試探司馬攸的反應。
要知道早在幾年前,司馬攸就對司馬炎言必稱賊。
這會兒卻順著自己的稱呼叫司馬炎哥哥。
說明他不僅沒有想著堅守長安,更是早就做了投降司馬炎的打算。
羊徽瑜所猜不假,司馬攸確實想向司馬炎投降。
長安守不住的,也絕不可能在三五年後等來轉機。
司馬攸雖然不通軍事,但這點東西他還是能想得明白的。
世上哪有靠著一座城池就守三五年的割據政權。
當年漢末之時,董卓集長安萬民之力,打造郿塢,積攢了足以堅守三十年的糧草。
覺得依靠此塢,可保無虞。
因此郿塢也號稱萬歲塢。
結果卻在幾個月之後宣告敗亡。
公孫瓚同樣在易縣積蓄糧草,想要對抗袁紹,卻也僅僅堅守一年後就兵敗自焚。
而司馬攸甚至還不比他們兩個,因為此前進攻劉諶的時候,司馬攸已經抽調了長安絕大部分的兵力和糧草。
沒有兵馬和糧草,司馬攸拿什麼守長安?
羊徽瑜在聽到司馬攸的話後,冷笑一聲說道:
“昔日高平陵之事前夕,汝祖汝父手中並無兵馬。”
“隻有陰養的三千死士,卻敢趁曹爽出洛陽之際,一舉奪了洛陽。”
“彼時誰敢料定此事必成?!”
“然汝父卻能於榻上安然自眠,毫無憂懼可言。”
“後王淩、毋丘儉、諸葛誕等人舉兵作亂。”
“彼時朝廷亦有人暗作內應。”
“情勢之危急,絲毫不下高平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