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兼有劉淵謀逆之禍。”
“足見曹氏早已失天下人心。”
“是晉王先平劉淵於幽州。”
“又使司馬攸歸降於長安。”
“此二功皆居功至偉,如何不能行此事?”
司馬炎聞言,臉上頓時露出驚訝之色。
平劉淵不假,可司馬攸投降又從何說起?
“晉王,那司馬攸現在是不是被您所掌握?”
司馬炎點了點頭。
“既然被您所掌握,那不是他歸降,又是什麼?”
司馬炎的臉上再次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賈公閭啊賈公閭,你要比我想象的不要臉的多!
麵對司馬炎投來的目光,賈充卻毫不在意。
“臣所言所想,皆為晉王而已。”
“若不行此舉,以曹氏之德失,天下早晚大亂。”
“屆時司馬氏三代人之謀劃,恐成泡影!”
賈充話裡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劉氏占據長安,重新舉起漢旗,而且風頭正盛。
此時若不趕緊采取行動,人心早晚必失。
那群人可比你司馬氏會審時度勢的多!
真到了那時候,就是想翻盤都沒有沒有資本!
聽到這話,司馬炎心中頓時一急。
賈充所言不假,世家最擅長審時度勢。
原本這幾件接連不斷發生的事情,已經讓司馬氏的統治有所動搖。
是司馬炎舍了大量好處,才重新喂飽了他們。
若是真的任由事情繼續發展,劉氏入主中原,他們未必真的不能接受。
無非就是光武故事重現罷了。
“可長安如今在劉諶手中,一個區區司馬攸如何能堵的上天下悠悠之口?”
司馬炎不比賈充,臉麵還是要考慮一些的。
賈充卻說道:
“這正是臣要勸晉王趕緊行事的原因。”
“劉諶在雍州的所作所為,擺明了就是在壞士族根基,就連臣聽了都心驚不已。”
“更遑論中原士族,甚至還有關中士族。”
“這個時候晉王要做的,就是在中原士族麵前渲染劉諶的危害,同時向關中士族示好,表示咱們會既往不咎。”
“如此一來,中原士族和關中士族必然會倒向晉王。”
“何況改朝換代對他們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誰會不同意呢?”
“至於長安如今落入劉諶之手,倒也不是什麼為難事。”
“司馬攸大可以是受大王感化,準備獻了長安投降大王。”
“隻不過他自己沒有做好防備,在前來洛陽的時候,被劉諶偷襲,失了長安。”
“罪在司馬攸,而不在晉王!”
“這一點,臣相信天下人是能看得明白的!”
話都到了這個份上,司馬炎怎麼可能聽不明白。
長安歸於劉諶這件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司馬炎短時間內不可能有機會奪回長安。
如果是彆的情況,司馬炎除了捏著鼻子自認倒黴外,毫無他法。
問題是劉諶所行之事,嚴重的損害了世家的利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就給了司馬炎可乘之機。
中原士族肯定不想家族數百年的積澱拱手送人。
關中士族也不想淪落到益州士族那般下場。
這麼一來,自然就需要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劉諶。
隻不過需要有人主動站出來領頭。
須知道世家向來擅長隱於幕後,甚少站在台前。
即便將來失敗,也可以斷尾求生。
現在司馬炎要做的就是主動站出來,把這個大梁挑起來。
隻要挑起來,自然會有人為他效命!
至於失敗,司馬炎沒想過,也不想想。
正如賈充所言,司馬氏三代謀劃。
若是再不能成,根本就不需要劉諶動手,那些曾經押注司馬氏的人就能把他撕成碎片!
至於司馬攸,不過是一塊大家都需要的遮羞布而已。
怎麼來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來了!
但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改朝換代。
曹氏代劉,行禪讓之事。
所以才會被蜀漢揪住這件事不放。
若是自己也行禪讓之事,同樣也會先天落於下風。
劉諶那本《貳臣傳》,到現在都還在王府裡鎖著呢。
對此,賈充也早有預案。
“曹氏失德。”
“天下萬民早厭之。”
“晉王蒙先帝之恩,嘗勸於帝。”
“帝因此心中生恨。”
“暗中籠絡刺客,欲刺殺晉王。”
“晉王聞之,心中悲痛不已卻不願使帝負殺忠罵名。”
“便辭晉王之位,歸於鄉野。”
“忠義之士得知此事,憤而起兵。”
“百姓聞之,無不景從。”
“趁其郊祭之時,誅殺昏君。”
“並請晉王執掌天下,勿複立曹氏!”
賈充緩緩說出自己早就做好的預案。
聽到賈充的話,司馬炎的臉上再次露出震驚之色。
禪位的原因千奇百怪,但禪位流程都大差不差。
可是從來沒有說要殺了前朝皇帝的。
不僅不殺,還要極儘優待,以示新朝之德。
漢獻帝劉協的封國山陽,到現在都還有全套的天子依仗呢。
怎麼到了賈充這裡就要殺曹奐?
“不殺曹奐,晉王所行之事與那曹操何異?”
“劉諶能以篡位之罪罵曹氏,未必不能以此罪罵司馬氏。”
“隻有和前朝完全切割,如漢代秦那般。”
“才不會在名份上落人口實。”
“沒了這層羈絆,劉諶便不能以此攻擊大王。”
“想要爭天下,就隻能和大王拚實力。”
“有中原士族和關中士族的鼎力支持,劉諶拿什麼和晉王拚?”
司馬炎心動了。
喜歡三國之季漢演義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季漢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