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厥派人往長安送信的同時。
安南的孟虎,連同杜預的奏本也被送到了劉諶的手中。
除了孟虎之外,還有被關彝他們活捉的張軌。
對於孟虎的處置,沒有什麼好說的。
大漢以忠孝治天下。
以臣弑君是為不忠。
以子殺父是為不孝。
此二者皆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最終孟虎被判了個淩遲之刑。
在孟虎受刑之後,劉諶又特意讓人把孟虎的頭顱醃起來傳首諸州,最後再將其送往建鄴。
這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警告。
至於張軌,同樣也是難逃一死。
張氏族人也被劉諶下旨遷往南安開辟土地,永世不得返回大漢。
除了這兩個人外,還有孟明送來的文書,希望可以取締安南國號。
將安南並入大漢,永為大漢之土。
劉諶沒有絲毫猶豫的便複旨拒絕了。
這當然不是劉諶不想要那塊土地。
一來安南本就是大漢藩屬,直接就同意的話,吃相未免有點太難看。
二來現在還不是占據安南的好時候,占據安南就意味著自己要分兵駐守。
此時的劉諶不想浪費哪怕一個人的兵力在彆的地方。
反正安南就在那裡,有了孟虎這件事之後,料想吳國也不敢再對安南有什麼動作。
所以劉諶決定再等等。
這幾件事都是大漢自己的家務事,處理起來輕輕鬆鬆。
但是董厥送來的消息,卻讓劉諶有點意外。
上庸的軍事意義,劉諶不相信司馬炎不知道。
他絕不可能坐視上庸丟失,但董厥的消息中,上庸附近確實沒有兵馬調動的跡象。
但是說司馬炎放棄上庸,劉諶肯定是不信的。
“這是龔襲送來的消息,司馬炎並沒有往上庸派兵!”
把董厥送來的消息傳給李驤等人。
幾人看後也十分驚訝,上庸有多重要。
但凡是個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來,是絕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也有一種可能,司馬炎兵力不足,暫時抽調不出來人手增援上庸。”
“前番大將軍來信,說羊祜再次率軍到達馮翊。”
“馮翊已經有大量敵軍活動的跡象。”
“再加上司馬炎舉大軍意圖攻伐吳國。”
“很有可能讓司馬炎無兵可調!”
李驤開口說道。
薑維的消息是幾天前才送來的,彼時大家都不覺得意外。
對吳作戰不是一件小事,何況漢吳之間盟約仍在,而劉諶又可能拿下長安便就此罷手。
司馬炎派人盯防長安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要是說司馬炎會因此放棄上庸,在場的幾個人都不怎麼相信!
“就算再無兵可調,也絕不會放棄上庸的。”
“上庸一丟,咱們的騰挪空間就會變的很大,往北可以進攻南陽,往西可以奪取漢東全郡,往東可以威脅到荊州。”
“這會讓司馬炎十分被動,他甚至還要防著咱們和吳國聯手,截斷他的退路,徹底斷了他攻取江東的念想!”
李密緩緩說道。
兩人的分析雖然都很有道理,但劉諶卻總覺得差了點什麼。
就在這時,陸機和陶侃互相對視一眼,陸機開口了。
半月前,陸機和陶侃一起來到長安。
陶侃是來謝劉諶替父報仇之恩,陸機則是代替大哥來拜謝劉諶對其父的厚待。
兩人到達長安之後,便暫時留了下來,被劉諶帶在身邊。
所以才有機會聽到這樣的事。
隻見陸機開口說道:
“陛下,恕臣直言。”
“恐怕陛下和諸位都猜錯了方向!”
聽到陸機的話,在場幾人全都側目看向今年隻有十四歲的陸機。
陸機臉上沒有絲毫怯色。
劉諶見狀,便笑著問道:
“哦?士衡有何看法?”
按照陸機的年齡,本不應有字,但是因為他當初來大漢的時候,已經做好了再也不回去的準備。
陸抗便提前給陸機取了字。
陸機聞言道:
“大漢和如今的晉國以及吳國的國情都有不同。”
“因益州地理原因,距離中原頗遠,故而始終沒有發展出來什麼特彆根深蒂固的士族。”
“臣知道此前益州曾經發生過兩次叛亂,並且陛下也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其迅速平定。”
“但恕臣直言,益州這些士族,頂多隻能算是地方豪強。”
“距離真正的世家還差的很遠。”
“即便是放在江東,孫氏也隻敢以懷柔的手段處理。”
“絕無對士族興兵的可能!”
“臣父的身後事,便是鐵證!”
陸抗死後,陸家已經沒有什麼能支應門楣之人,但吳國上下也隻敢暗戳戳的對陸家動手,不敢把這件事放在明麵上。
“至於中原,就更不可能了。”
“中原士族盤亙數百年,早就根深蒂固。”
“有人敢對士族動念頭,下場絕對淒慘無比。”
“那司馬炎乃是河內司馬氏出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必對此更加清楚。”
“但司馬炎本就篡逆之人,自然知道士族的危害。”
“可他又不敢明著對中原士族動手,而朝廷進攻上庸。”
“正好給了他這個借口,故臣猜測,這多半是司馬炎刻意為之。”
“他想借著上庸,來消耗中原士族的力量!”
劉諶聞言立刻點了點頭。
其實在陸機說出江東士族的時候。
劉諶就已經猜到了陸機想要說什麼。
並且也很快明白過來自己是犯了燈下黑的錯誤。
以益州的形勢,錯誤的代入了中原士族的力量。
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往那方麵想。
但是陸抗開口之後,劉諶就醒悟過來了。
就連江東士族都能把持吳國朝堂,更何況晉國乎?
而司馬炎攻取江東的舉動,很明顯的說明此人並非是一個沒有野心之人。
一個有野心的人,怎麼可能容忍前朝之事發生?
一切都說得通了!
陸機的一番話,直接讓劉諶如撥雲見日一般,立刻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想了個差不多。
上庸背靠南陽郡,所以南陽郡的世家一定會主動出兵幫助上庸守城。
因為他們不是在給晉國守,而是在給自己守。
上庸在,所有的敵人都可以堵在國門之外。
上庸丟,敵人就會殺入境內散開。
孰輕孰重,這些人還是分得清的。
“士衡說的有道理。”
“所以咱們要麵對的並不是司馬炎,而是更加難對付的中原士族?!”
幾個小小的益州士族,就能讓劉諶得到大量的人口、土地和糧食。
讓北伐提前開始。
那中原那些積澱了幾百年的士族,所能夠爆發出來的能量,又該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