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鼎帶著部隊全員乘坐卡車,可是由於大明時期北京到大同既沒有高速公路,官道路況也不好。
實際上這三百多公裡足足走了半個白天加上一個晚上。
第二天早上,當王鼎帶著兩千親兵,突然出現在大同城下的時候,大同副將薑通大吃一驚,急忙登上城樓觀看城下。
自從大同巡撫劉宇烈和大同總兵麻貴都在北京之戰後,去了新北京的大城堡打麻將。
這位薑副將就是大同最高官職的武將了。
薑通拿著王鼎的令旨反複觀看,又看了看城下的那些不需要馬匹牽引的四輪車,有點猶豫,於是把令旨遞給親兵遊擊薑成說:“你看看這是真的嗎?”
薑成把令旨反複看了好幾遍,又仔細查看了印信,聲音有點發顫:“看起來似乎是真的。這是夏王親自來了?難道……?”
“讓下麵把城門打開,放夏王入城。”薑通沉吟再三還是命令道。
“不先通知代王和李知縣嗎?”薑成低聲問道。
薑成口中這個李知縣就是大同知縣李士芳。
而他口中的代王是朱鼐鈞,大明第八代代王。
這二人是現在大同城內地位最高的人。
薑通想了想說:“既然是夏王親臨,遲了恐怕夏王怪罪,你我二人親自下去迎接,另外派人通知李知縣和代王也趕緊過來迎接。”
薑成立即吩咐士卒去通知二人。自己則是跟著薑通走下了城牆,打開城門,站在道路旁邊拱手侍立。
運兵汽車開始緩緩駛入大同城,由於城門比較矮,所以卡車都是拆了遮雨棚,才能勉強進入。
王鼎坐著一輛吉普車走到薑通旁邊停下,開門下車問道:“你便是大同副將薑通?”
薑通正看著沒有馬匹牽引的四輪車發呆,聽到王鼎問話,趕緊跪下磕頭:“末將參見夏王。”
王鼎上前兩步,雙手把薑通扶了起來,說:“愛卿平身!”又問道:“鐘金可敦那邊可是傳來了消息?”
薑通連忙說:“可敦那裡倒是沒有傳來消息,不過霍秉義將軍已經傳信過來,說北邊之路被敵人堵住了,他正在和敵人對峙,其他倒是不知。”
王鼎對這個胡太監手下心腹霍秉義觀感又好了幾分,三娘子一場大敗居然沒有一點消息傳到大同,這霍秉義封鎖消息的本事可不小。
王鼎又問:“霍秉義現在在哪裡?”
“報告夏王,霍將軍營寨現在北邊一百二十裡的草原紮營。”薑通趕緊低頭答道。
王鼎想了想說:“我今日就不在城中停留了,你等緊守城池,不必隨我追趕霍秉義了。”
正在此時,大同知縣李士芳和代王朱鼐鈞也疾步跑了過來,拜見王鼎。
李士芳看起來三十多歲的樣子,隻是按照上禮拜見了王鼎,但是似乎並不親近。
對此王鼎也是見怪不怪,都是些前朝新附之人,現在很多大明文官還是覺得王鼎就是曹操董卓,所以王鼎對他們的要求很低,隻要表麵上還尊重王鼎就行,等到王鼎天下大定,他們失了念想就好了。
對於這位代王,王鼎也按照平禮還了禮,畢竟代王是一個大明親王,王鼎夏王的法統也來自萬曆皇帝的冊封。看著是尊重朱鼐鈞,實際是尊重王鼎自己。
雖然王鼎時刻都想著如何廢除這些親王剝奪他們的土地,但是麵子工程該做還是得做。
朱鼐鈞說話也是細聲細氣,頗為小心,全然沒有普通藩王張牙舞爪囂張模樣,讓王鼎生不起反感。
王鼎心有所念,簡單和兩人寒暄幾句,就匆匆帶人從大同北門出了大同城,向北直奔霍秉義軍營去了。
朱鼐鈞李士芳薑通三人,站在北門城門樓上目送王鼎離去。
朱鼐鈞揮手讓眾人退下,隻剩下朱鼐鈞李士芳薑通三人,雙眼盯著薑通責問道:“我看王賊身邊不過區區兩千人,剛才入城之時,你為何不直接拿了他?”
薑通苦笑:“王賊來的太快,北京也沒有傳來消息,倉促之間根本無法集中部隊,王賊雖然隻帶了兩千人,可是全員鐵甲鐵盔火槍,進退有度,行軍不發一言,那都是家丁啊!兩千人全是是家丁!
大同現在所有守軍雖然有五千人,家丁總數不過四百!火槍不過三百!怎麼打?不過王爺也不必擔心,我剛才已經派快馬通知北邊了,現在北邊對霍秉義圍而不攻,就是圍城打援,等著王賊自投羅網!
北邊這次來了十萬人,我們隻要緊守城池,斷了王賊後路補給,我剛才仔細看了,王賊沒有隨身攜帶太多補給,最多一月王賊必定糧儘自潰!”
李士芳沉吟一下卻問道:“我可聽說王賊大敗火落赤十幾萬大軍,這北邊不過十萬行嗎?”
薑通笑道:“火落赤和北邊那人可沒法比,火落赤最多幾千付鐵甲,那人現在有接近三萬付鐵甲,而且十萬人全是騎兵。王賊才多少人?大人真以為他能以一敵十?”
李士芳又說:“薑總兵副將就是副總兵)要緊守城池,莫讓北虜大勝之後占了便宜。”
薑通更是大笑:“我或許不敵北虜野戰,但是這裡是大同城!不是我看不起北虜,縱然來了二十萬北虜也攻不下這大同城。”
朱鼐鈞想了一會又說:“此次若能除了王賊,令日月幽而複明,使陛下重歸大寶,二位大人都當居首功,我自在陛下麵前為二位大人請功。”
薑成卻匆匆跑了上來,遞給薑通一份文件:“是京城快馬剛剛送過來的。”
薑通看了之後,灑笑一下,遞給李士芳和朱鼐鈞二人說:“哈哈,京師的消息來的比王賊還晚,不過京裡的意思和我們不謀而合,也是放王賊出關。
另外京中說已經聯係蜀王,壽王,楚王,遼王,周王等天下藩王一起發動勤王。這一次定要將王賊趕出北京。”
王鼎正在行軍,卻遠遠看見數匹快馬,從後麵奔著王鼎親軍疾馳而來。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