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些江南士紳的加入才讓蜀王和楚王有了起兵的勇氣。
在農業時代,有糧就有兵,四川和湖廣都是產糧地。
理論上講現在蜀王和楚王都是可以擁兵十幾萬的大人物了。
王鼎又看了看沈一貫問道:“先生如何教我?”
沈一貫摸了摸下巴上麵一縷小胡子,笑道:“占城大米已經熟了三季了,那裡人少大米極為便宜,現在我已經命令,把占城米運到天津和鬆江!
但是一直隱而未發。
我一直秘密派人從湖廣和四川高價買米!隻要楚王和蜀王鬥個一年半載,那裡糧食必定大規模減產,到時候我們隻要帶著糧食過去,基本上就可以傳檄而定了。”
沈一貫又示意沈鯉繼續說,沈鯉拿出一份文書遞給王鼎:“現在朝廷旨意已經明發天下,蜀王和楚王私鬥,所以已經對湖廣和四川兩地進行了鹽鐵禁運。同時規定兩地糧食隻出不進。”
這個時候,突然大明總參謀長李成梁老爺子走了進來,眾人一起起立迎接。
李成梁聽了一會眾人的議論,摸了摸胡子說:“總參謀部已經調動九邊部隊向湖廣四川漢中邊境地區移動。
另外總參謀部已經在南直隸地區開始招募新軍了。預計今年年底之前招募三萬新式陸軍!”新式陸軍就是裝備了燧發槍和三磅炮的步兵。這個裝備水平已經接近於18世紀英吉利的龍蝦兵了。
這三萬新軍基本可以正麵擊敗四到五倍的老式大明士兵了。
王鼎非常欣慰,即使自己不在北京,政府運作依然流暢,所有的事情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所以短時間內,我們不對湖廣四川進行乾預是吧!”王鼎問道。
眾人都是紛紛點頭。
王鼎也笑著點頭同意。
但是很快王鼎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削藩!
王鼎看著沈一貫說:“”請沈首輔用進京研討宗室俸祿的名義,邀請天下親王進京。”
“這個時候?”沈一貫微微一怔。
王鼎想了想又對眾閣臣和李成梁說:“順便讓沈首輔跟朝臣們議一議削藩!”
“先把消息放出去,就說我想先看看他們的態度,表現好的可以保留封地。”王鼎笑一笑:“如果他們不肯進京,正好平定了南洋倭國蒙古遼東的強兵都在北京,可以讓他們見識一番!”
沈一貫一愣說:“此事不妥吧!此時讓朝廷開始公開議論削藩,各地藩王會不會紛紛起事啊!”
王鼎笑道:“那不正好?”
現在跟著成祖起兵的北直隸勳貴們都已經在修城牆了或者發配海外,南直隸勳貴則是全部被調到了國外。
現在大明國內已經沒有能夠正麵和王鼎大軍對抗的勢力了。
王鼎現在就是缺一個動手的理由,缺少大義名分。
如果這些藩王主動作亂,王鼎正好趁機帶兵過去平亂,到時候大兵一到,這沿途城鎮不就徹底控製在王鼎手中了?
可是削藩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牽一發而動全身!
大明的宗室從明初的四十九人,經過接近兩百年繁衍,到現在已經接近六十萬人了,他們的俸祿已經占到大明財政收入的39。
大明朝,經過兩百多年,“皇族”朱姓子孫已發展到將近六十萬人。
他們十歲起就可以開始享受俸祿,結婚時國家還要發放房屋、冠服、婚禮費用,死時還有一筆厚厚的喪葬費。
但是這些皇族仍嫌不足,利用皇族身份,勾結商賈,壟斷行業;搶占良田、土地、森林、礦產等稀缺資源;揮霍財富,窮奢極欲;納妾淫婢,強女乾民女……
開國不久,朱元璋便把自己所有的兒子都封為親王。
他還規定皇族子孫不受普通法律約束,不歸當地官府管製。諸王的府第、服飾和軍騎,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見了都要“伏而拜謁”。
朱元璋給自己兒孫們製定了極高的俸祿標準:皇子封為親王後年俸萬石,是最高官員的近七倍,還不包括大量的土地等其他各種賞賜。朱元璋還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每一個皇族後代,所有消費均由國家特供。
同時,朱元璋將地方最賺錢的行業,交由皇族壟斷。
大明中期開始,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占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40歸吉王所有。
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皇族們的俸祿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皇族的窮奢極欲和皇族人口的增長,意味著每年財政每年供養宗室的費用以幾十倍、上百倍的速度增加。
山西晉王府,明初隻需年俸1萬石,到了嘉靖年間,增長到87萬石。
河南周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69萬石。
湖廣楚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25萬石……
在國家財富分配中,權貴們的比重迅速擴大,而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
從大明中期開始,各地的長官驚慌地發現,他們本地的財政收入,已經不足以供養居住在本地的皇族了。
比如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為152萬石,而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為312萬石。
河南年財政收入為84萬石,而需要供給王爺的是192萬石。
嘉靖年間的大臣們紛紛焦慮地指出,不久之後,以中國之地大物博,竟然可能舉全國之力,也無法養活這一家一姓的荒唐場景:“王府將軍、中尉動以萬計,假令複數十年,雖損內府之積貯,竭天下之全稅,而奚足以贍乎?”“將來聖子神孫相傳萬世,以有限之土地,增無算之祿糧,作何處以善其後?”
皇族往往還與巨商相勾結,進行行業壟斷。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