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晚上就這樣過去,老人在教會雷洪汕如何操縱全帆狀態下的雪絨花後又站在旁邊指導了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就如同駕校的教練坐在副駕上,指導著學員如何在科目三的道路上,學會如何在路上真正的開車。
以雷洪汕的腦子,記下這些東西並不困難,但要想將這些基礎的東西靈活的運用到不同的海流、風向、風速這些不同的場景……那就需要慢慢用時間和經驗去一點點累積了。
這一點,是老船長無法教授的,或者說,這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換風帆的角度、吃風麵甚至大小來控製船體航速,甚至在傾覆的臨界邊緣中,利用船體傾斜減少吃水麵增加速度的這種極端航行方法……都是需要實戰才能體會到的。
兩個小時後,老人見前方已經屬於外海沒有貨船出現,同時海況和風速也屬於友好級的狀況,叮囑兩句後便重新爬上自己的吊床安心入睡。
睡覺前他隻留下一句:
“隻要你彆把我給吵醒,你想怎麼玩都可以。”
有了老船長的許可,雷洪汕自然是欣喜若狂,羅謝爾的意思就是你彆突然減速突然加速讓我有體感驚醒,這船你現在隨便折騰。
有了這個許可,雷洪汕終於可以不用再循規蹈矩的按照船長指定的航線航行,這倒不是說雷洪汕可以隨心所欲的到處亂跑,而是老船長劃出一條直線,你隻能按照這條直線上跑,屬於風帆和操控都要將就著這條直線的第一條件。
這種駕駛方法對機動船沒啥難度,可對於需要依靠風力航行的帆船來說就很坑爹,為了死保不脫離固定航線,不僅需要不斷的根據風向的變化來改變帆角,還會因為實在找不到從左邊右邊後麵出來的吃風角,隻能在從側前方吹來風力中,利用吸風角來產生前進動力。
沒想到吧,現代的科技帆船可不僅僅隻有順風或者側風才能航行,隻要不是12點鐘的頂頭風,風向稍稍偏到10點或者2點鐘方向,船帆就可以利用伯努利原理,也就是風帆形成一個像機翼的弧麵,將船帆對準風向,讓從前側向吹來的風像吹過機翼一樣橫著劃過風帆,就能像機翼一樣產生一個向前的吸力,從而“吸”著帆船向前航行。
當然,這種吸力肯定是不如從後方風向產生的推力大,隻能說是勉強保持住航速。
所以帆船最討厭的就是像普通輪船那樣要固定死航向,能根據風向的變化臨時不斷修正航線才是它們的最愛。
之前老船長就是怕自己睡著了雷洪汕操作不及時導致事故,限製了他的自由發揮固定死航向,但現在……
用網友那句話就是——解除封印!
被解除封印的雷洪汕也沒敢在海上兜圈子,他隻是按著風向的變換調整航向,一邊學習如何在不同角度下將兩個風帆全部吃滿儘可能的保持著高航速,一邊默默的感應著沿途海底的黃金。
還記得他剛睡醒那一會有個巨大的黃金感應嗎?
是滴,雷洪汕現在就是在找這個巨大的黃金礦點。
越靠近這個巨型礦雷洪汕越興奮,要不是怕吵醒羅謝爾他恨不得都要狂嘯起來。
這是個大驚喜啊!!
雷洪汕以前感應到的黃金,要麼像條大金龍一樣或盤狀,或長長的在地下形成一條長龍,保留地的主礦場就是這兩種礦的代表,1號礦脈就像一條盤起的長龍,不過區彆是它像彈簧一樣還帶立體感的盤卷,順便袋鼠國聖子小鎮下方的礦脈就是這樣,而2號礦脈就是一條長龍,綿延數裡一路向外延伸出去。
還有的就是聖子鎮北麵的貝殼嶺,它屬於像小籠包的肉餡,或者是那些像貝殼一樣的山包裡的貝殼貽肉一樣包裹成一團一團……
其它地方的礦脈也有各種不同的形態,但因為總含量太少,最多也隻是一些小金龍而已。
但這個金礦的分布形狀是雷洪汕第一次見到的。
從感應的麵積來看,這個巨型礦分布較寬,但卻並不是那種完全散落的狀態,而是屬於雷洪汕從來沒見過的樣子,像衣服褶皺褶皺一樣被推堆起的疊層狀。
在心中回憶著這邊的海底資料,這裡的地形很奇特,有人問過,有沒有像大峽穀,或者是超高斷崖那樣的結構呢。
這邊就有一處。
注:該地名一沐上本書中吃了很多虧,連名字都不能寫出,寫出就s核,大家自己腦補就好了)
這座大島西麵連接大陸架,水深從20米到80米之間,但到了島的東麵,它就像一個懸崖一樣的結構,從海邊近乎垂直的山體直通海底,距離山體20米外,它的水深就已經達到了300米左右,而如果再往外走100米……
這裡的水深就已經可以達到了1000米!!
而再往外走100公裡,這裡的水深就能達到4000—6000米!
這驚人的落差如果放在地麵上,那就是妥妥的一座類似垂直的高聳山峰!
這個深度目前雷洪汕訂購的爬蟲還沒有這個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是!
但是啊,目前雷洪汕感應到的黃金並不在東麵這片斷崖式的深海中,而是這大島的北邊,或者說大陸架在北麵延伸出去的這片位置。
雷洪汕估計,這些黃金應該是在早期火山噴發過程中噴射出來,隨著地殼的擠壓產生變化,逐漸在海底的坡度變化中累積在一起,形成了現在這樣一條又一條的黃金褶皺。
這樣的形態非常利於開采,隻要踩中礦脈的尾巴或者腦袋,順著它走的方向一路開采過去就行,舒服都不要不要的。
而且北麵這片大陸架的尾巴深度不過150米到250米之間,那這個深度就很有意思了,完全處於兩條淺水爬蟲以及淘金船最舒服的工作深度。
至於總蘊含量……
雷洪汕想想嘴角的笑容比ak都難壓,想想也是,那些四周零散的黃金就不考慮,光是那些彙聚在一起的褶皺礦脈加一起輕鬆超過一百噸的總量……
如果能開采的話換誰都能笑出聲!
之所以雷洪汕現在沒笑出聲,就是因為特喵的這個地方現在還沒法開采啊!!
至於原因……都懂的!
所以現在的雷洪汕,隻能趴在船艉,望著黑黝黝的海底,從嘴角流出了遺憾的淚水。
嗯,沒錯,是嘴角,不是眼角!
雪絨花號逐漸駛過了這一片擁有巨大黃金的海域,瞅了一眼現在的坐標和航速,感受著這些可愛的黃金如同列隊一樣“歡送”自己的遠去,雷洪汕隻能強忍著沒法開采的悲傷繼續前行。
現在的航速隻有15節,不是雷洪汕不想跑更快,而是此刻的風是側風,這讓雪絨花號的速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雖然可以將船頭對準正南方向得到最佳的吃風角度,可從民用的航海圖上顯示,正南方向有漁船正在作業放置了長長的拖網並標注了作業區,自己過去估計船下的那個大水翼搞不好要勾到拖網。oca60的吃水有兩個,一個是單純的船體吃水,也就是不計下方這個可收起的水翼,船體的吃水並不深,但如果把水翼放下去後,最深的翼頂位置可達3.2米!這個深度可以堪比一些中型船隻的吃水深度!雖說航速上來後水翼會逐漸把船體抬升起來減少船體的吃水,可出於安全起見,雷洪汕也絕對不會冒險去嘗試水翼被碰撞損壞的風險。
要知道這船全碳纖維製作,水翼這東西又是船體重要的設施之一,如果因為自己冒險撞壞了水翼……
不僅自己要賠償一大筆錢,而且估計老船長也不會再教自己了。
所以雷洪汕隻能繼續向著東南方向走斜線,拉出更遠的安全距離後才能轉向南邊。
好不容易終於以15節的航速慢悠悠的通過了告警區,雷洪汕終於能把船頭轉向南方,吃足風力的風帆讓雪絨花號快速的提升至23節的航速!
不是雷洪汕不想再快,而是現在的風速並不大,無法能夠讓船跑出更快的速度。
“船長,你醒了?”
雷洪汕從前麵調整完幾根纜索後回到後麵時,就看到老船長已經從吊床上下來,正活動著有些酸麻的身體,手中還晃著已經空空的大號保溫壺。
“嗯哼,去弄杯咖啡來,我接管控製。”
有老船長控船,雷洪汕呲溜一下鑽到船艙裡麵搗鼓一陣,好一陣後,這才端著剛剛煮好的咖啡遞給了等待已久的船長。
一口香濃的現磨咖啡入口,老船長這眼睛像供足電的燈泡一樣又亮了起來。
“手藝不錯,我以為你們龍夏人隻喜歡喝茶呢……沒想到你居然懂得手磨咖啡!而且你這咖啡……有點我們琺蘭棲的味道在裡麵呢……”
“我從我公司一個機械師他老婆那學來的……她在琺蘭棲的咖啡店裡待過一陣子。”
雷洪汕舉著自己的一次性杯子簡單的解釋著,他口中的機械師不是彆人,正是塔克,而塔克在雷洪汕的隊伍裡站穩腳跟後,手上的收入也逐漸殷實起來,自然就把他老婆和老娘還有孩子一起從琺蘭棲的親戚家接到了袋鼠國,按照目前雷洪汕對聖子小鎮北麵貝殼嶺的開發計劃,他已經在聖子小鎮找了一棟保養的還不錯的房子住了進去,成為了聖子小鎮新的移民之一。
而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以及自己人才信得過的原則,他老婆因為會做飯菜的原因,也成為了那邊小隊的廚師,在他們夫妻倆分開的時候,塔克他妻子確實是在琺蘭棲的一家咖啡店裡打工維持全家的生計。
琺蘭棲人喝咖啡和醜國以及其它白皮有些不同,他們對咖啡的品質有著極高的要求,認為速溶咖啡隻是工業化的合成品,失去了現磨咖啡的品味與文化氛圍;在他們的文化認知中,從咖啡豆的烘焙研磨、煮製、過濾,到器具的選用和調配技藝都非常講究;特彆是他們認為速溶咖啡中添加了香精色素防腐劑這些東西,也使得琺蘭棲人更傾向於選擇現磨咖啡。
如果讓琺蘭棲人喝速溶咖啡……那基本上十有八九就意味著已經沒有了咖啡豆這些基礎原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塔克的妻子在咖啡店裡待的這段時間還真學到了一些琺蘭棲咖啡精髓,她的做飯手藝高情商說法是還有一定的提高空間,可她煮的咖啡卻是讓喝過的所有人一致讚不絕口,搞得雷洪汕也借著老板的身份從她那現學了一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