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總的介紹,以及蔣總和其它陪同人員一臉淡定的樣子,這才讓肥仔銘撲騰撲騰加速跳動的小心臟放緩下來。
通勤車搭載著眾人一路來到儘頭的采礦點。
很多人以為井下礦都是礦工用鎬頭一點一點的采挖,但這些都是沒啥技術含量的小煤礦才使用的挖掘手段,中大型礦場早都使用上了機械設備采挖,鉸刀劃過的地方礦料瞬間破碎跌落到下方的傳輸帶上,再通過傳送帶向後麵的運輸車輛或者機械轉移,整個過程隻需要極少人員,甚至無需人員到現場來控製。
雷洪汕站在設備不遠處,根本不介意無孔不入的煤灰將他的皮膚、衣服染成黑色,一雙黑色的眼睛貪婪的觀察著現場的一切,將它們印入大腦的記憶體中變成自己所需要的知識。
“李總,你這自動挖掘設備牛逼啊!”
“嗨,這不算啥,我這隻是減低了現場人工介入的需求,你沒看現在更先進的那些礦,幾乎就是完全自動化和非現場介入處理操作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總手舞足蹈的向著雷洪汕介紹演示著更先進的無人自動采礦設備概念。
這種設備的工作流程和普通開礦的有一定相同之處,也是先找準礦脈後順著礦脈挖,但區彆在於設備是變節式的一體化多用途機械。
它的結構與盾構機有些類似,不過盾構機是以單純的開挖和沿途一路加固通道不同,這種設備會根據礦料和無價值的泥料進行區分,並區分不同的料土進行輸送處理,也就是塵歸塵土歸土,礦料送走賺錢補。
同時對於已經挖掘殆儘的礦脈,它還能反向操作將其它區域挖掘出的渣土送到前方一路進行回填處理。而整個設備結構就如同一節節的貪吃蛇連接起來的,所以大家又叫它變節式,或者直接就叫它貪吃蛇。
這種裝備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從開挖到采集送料都無需人員在現場操作,施工人員隻需要坐在安全的地方,通過控製線纜實時觀察攝像頭,以及各種壓力感應器和設備參數表就能完成一切。
這個非常重要,挖煤很容易出現塌方、透水、以及伴生的瓦斯泄露事故,如果有人在現場的話那很容易出現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但無人出現在現場……
那這個事故也就是公司內部的一串設備損失價值數字而已。
“這麼牛逼?那豈不是連人都可以不用下礦道了?”
雷洪汕聽完後對這種設備興趣大增,要知道他現在準備開發的那座火山礦就有這樣的麻煩,畢竟是在深海之下,一旦出現什麼事故那幾乎救都沒法救。
“理論確實如此,不過實際操作中,一些關鍵的彙合點、節點以及重要樞紐區域需要人員輔助建設,建設完成後就可以無需人員下來進行維護,連檢修都可以自動完成。不過估計再過幾年連人都不用下來了,那些扭秧歌甩手絹的機器人可以通過遠程操控來完成這一切工作。”
“臥槽!”
雷洪汕爆了句國粹。
李總說的扭秧歌甩手絹的機器人他看過,雖然f3的人是幾乎統一幾乎不看春晚的,曆年這仨兄弟春晚收視率都是位列最低三位,但這不代表著春晚的一些特殊事件就一無所知。
這兩年春晚最刺激眼球和有話題度的,無外乎就是前兩年那個國內的機器人公司,安排一批機器人和真人在舞台上一起扭秧歌,不僅活靈活現的動作和身手技巧,其中那個甩手絹拋出又精準接回的動作更是引爆了不少話題。
外行看熱鬨,就當一個樂子看,但內行……
把這些機器人的感知設備增加紅外熱成像、夜視還有人臉識彆係統,雙手換成武器試試?
那就是一個個行走的自瞄大陀螺!
而換到工業應用上呢?
遠的不說,現在的機器人已經可以替代人類完成一些危險,或高強度輸出的工種行業。
特彆是像雷洪汕需要的這種深海礦井之中,人類下來具有一定的風險係數,但對於機器人來說一點也不危險,相比與斷電帶來的能源耗儘自我關機,礦山井中,ifi無線通訊控製係統故障導致機器人失聯帶來的危險係數更大!
在李總的解說中,雷洪汕逐漸明白如何構建一套完整的井下無人挖掘係統。
這套係統難度不是很大,但需要的前期投資比較多,同時更合適那些新開發的礦井,也就是從頭開始挖掘的礦井。
這也好理解,從頭開始新挖的礦井從第一鏟子下去就是奔著自動化建設搭建的,礦井所有結構、設施都是圍繞自動化機械匹配搭建,就像雷洪汕他們下來時乘坐的高速纜車,這玩意特麼的鋼纜和水桶一樣粗,沿途的配套結構都是按照原有的設備進行搭建的;而新一代的全自動化設備就很難與之匹配通過。
但新礦因為從設計之初就是走無人化的路線,所有配套都是圍繞這個思路量身打造的,所以它更利於新礦的開挖,而不太利於老礦井的改造,因此李總的這個礦現在也隻能按照大量使用機械化的應用方向減少礦工數量。
對於老礦來說這樣的改變有些陣痛和不適應,但對於雷洪汕來說卻是非常的合適。
因為他可以通過觀察來分析判斷有人礦和無人礦之間的差異,從中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發展線路。
當然考慮到成本與深海井礦的特殊環境,雷洪汕最終肯定還是會選擇以無人礦井作為發展方向。
無人礦井能極大的減小礦井對現場環境的控製,現場42度,濕度超90的環境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煎熬,但對於機器來說……小菜一碟!
不僅節省了改善環境帶來的設備投資需求,同時還能直接減少惡劣工作環境下對下井工人的高溫補貼。
更重要的,是能直接減少整個礦井在水下的工作人員需求,偌大的一個礦也許隻要百人,甚至更少的人員就能夠控製運行,這就極大的減少了生活空間的建設難度和物資需求。
最多就是少量操作員工在海底一百多米處的生活區進行遠程控製,如果井下有啥情況就能立刻局部性的封井,哪怕是徹底封井,也便於這些水下控製人員迅速的通過逃生潛艇迅速上浮脫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井下待了足足三個小時,雷洪汕是體能怪物倒沒什麼,李總和蔣總彆看上了年紀,但好歹當年也是在井下打拚發家的,隻是畢竟上了年紀有些吃不住了,地底下高溫濕熱的環境很考驗人類的耐受力,肥仔銘更是像條累癱的死狗一樣伸著舌頭喘著粗氣,雷洪汕隻能壓住繼續井下參觀的念頭,和大家一起乘坐高速纜車升井。
升井後新鮮的空氣讓肥仔頓時原地複活,而外麵冬日的陽光也讓眾人一下子現出了各自的黑色糗態。
“咦,阿汕,你怎麼那麼黑?!比普通工人都黑。”
隻是井下光照有限大家對比的不強烈,可是上來後光照一強,肥仔銘便立刻發現,雷洪汕一身黑黢黢的,整個人就完全跟一個黑煤球一樣黑,甚至比那些一同升井的煤礦工人都黑。
要知道,雷洪汕他們下去也就幾個小時而已,而這些礦工可是在井下待滿12個小時的啊!你這幾個小時比十幾個小時的人還要黑……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對此李總這種煤老板倒很清楚:
“在煤礦井中,空氣中有很多細小的煤灰煤塵,它們會吸附在人的皮膚油脂上自然染黑皮膚,除非是使用和航天服一樣,完全內循環的防護服,要不然這種情況是沒法杜絕的。而且即便是使用航天服,煤灰煤塵也會通過衣物的縫隙不斷的往內部鑽,所以下到煤礦井下,想不黑是不可能的!”
“而阿汕比我們這員工都黑,除了他本身皮膚就偏黑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他近距離觀察采集機的操作,那裡可是煤塵最密集的位置,礦工都躲在後麵操作,阿汕想不黑鬥難,不過話說回來我這還真有好多年都沒見過這麼黑的家夥了!”
大家被李總話語弄得哈哈大笑,了解到事情緣由的肥仔趕緊摸出手機,井下可不能玩這些東西,現在解禁後自然要趕緊先把發小的糗態給拍下來,結果雷洪汕根本不當回事,還一身黑黢黢的拉著幾位老總和礦工們一起合影。
勞動人民身上的黑……是糗態嗎!
而且彆看大家染的一身煤灰黑黢黢的,但煤礦井有一個天然的福利,那就熱水隨時供應,這是給礦工們的福利之一,一群人嘻嘻哈哈的來到淋浴室裡,在噴頭下舒舒服服的洗了一個熱水澡。
一身清爽的眾人結束參觀,天色也正好暗淡下來,李總胖胖的大手一揮:
“昨天沒喝儘興,今天都到我這地盤上了,我可是讓我們的廚師準備了很多好東西,你們一個都彆想走了!上桌!”
得嘞,又是一場酒桌上的廝殺,在李總礦場上的食堂包間裡展開了!
喜歡荒野淘金客請大家收藏:()荒野淘金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