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宋雅茹,則死死地低著頭,攥著鋼筆的手指因為用力,指節都捏得發青。
她把這筆賬,全都記在了林曉曉的頭上。
這事兒隻是個小插曲,林曉曉沒怎麼放在心上。
在她看來,跟宋雅茹這種人計較,純屬浪費時間。
幾天後,一堂對外經濟交流的研討課上,又出了新的狀況。
這門課的教授思想很前衛,經常會提出一些超前的,甚至在當下看來有些異想天開的問題,來激發大家的思維。
今天,教授在講完當前國內外貿易的幾種主要形式後,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問題。
“請大家暢想一下,五年後,我們的市場會是什麼樣子?什麼樣的商品交易模式,會是最高效的?”
這個問題一出,整個教室都炸開了鍋。
五年後?應該和現在差不多。
現在連買布都要布票,買米都要糧票,一切都是國家計劃好的,五年後難道就不是了?
同學們交頭接耳,討論了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時,宋雅茹舉手了。
她今天穿了一件的確良的白襯衫,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站起來的時候,下巴微微揚起,帶著一種天生的優越感。
“我認為,即使是五年後,計劃經濟依然會是我國經濟的主體,這是我們的製度優勢,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她先是定下了一個絕對不會出錯的基調。
“但是,隨著我們和國外的交流越來越多,我們可以在計劃的指導下,適當引入一些市場調節作為補充。
比如,我們可以成立更多國營的對外貿易公司,由國家統一采購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我們稀缺的物資,再由國家統一分配給需要的工廠和單位。
這樣既能保證計劃性,又能提高一定的靈活性。”
她引經據典,說了一大堆書本上的理論,又結合了報紙上的最新社論,聽起來頭頭是道,精英範兒十足。
不少同學都露出了“原來如此”的表情,覺得她說的太有道理了。
教授點點頭,不置可否,隻是示意她坐下,然後問道:“還有沒有其他同學有不同的看法?”
教室裡一片寂靜。
宋雅茹的發言太“標準”了,因為現在幾乎都是按照這個基調來的,誰還能說出什麼花兒來?
就在這時,教授的目光落在了林曉曉身上。
“林曉曉同學,你來說說看。”
林曉曉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會被點名。
她站了起來,周圍的同學都朝她看過來,宋雅茹更是投來一道輕蔑的視線,那意思很明顯:我倒要看看,你一個鄉下女人能說出什麼來。
林曉曉沒有看她。
她的腦子裡,正在飛速地運轉。
五後的市場?
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暢想。
對她來說,卻是已經發生過的曆史,甚至是落後的曆史。
她經曆過的末世,那種資源極度匱乏,信息卻高度發達的環境,催生出的物資調配和交易模式,比這個時代超前了不止五十年。
喜歡搬空錢財下鄉,嫁了最狂野軍官請大家收藏:()搬空錢財下鄉,嫁了最狂野軍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