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是在一條極其隱晦的網絡輿情通道中傳出的。
“嶽麓區科技副區長涉嫌濫用人才綠卡權力,違規為某港籍人士開通編製待遇,背後是否有人操作?”
這條信息最早出現在一個關注地方政府製度問題的小眾論壇上,僅停留兩小時,但很快被人截圖,傳入四九城幾家媒體編輯部的私密群裡。
兩個小時後,瀟湘省紀委辦公室收到一封匿名舉報信,措辭精準,內容直指:
“星城市科技體製改革試驗區存在製度空轉、利益尋租、綠色通道被濫用等係統性問題。”
當天深夜,中央紀委辦公廳、中央組織部聯名發出一紙批複:
“針對瀟湘星城市體製改革試點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製度偏移問題,決定派出聯合工作小組,進駐星城市開展為期七日的專項製度運行評估與監督檢查。”
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不是單純的“製度評估”,而是一次政治壓測。
……
星城市政府南樓會議廳,市委常委臨時擴大會議。
常務副市長方卓神色凝重:“這封舉報信出現得太巧了,剛好是在我們試點政策啟動不到兩周,而且是實名舉報嶽麓區。”
“嶽麓正是試點核心區之一,一旦落點被證偽,整套改革就會被質疑。”
宣傳部長王誌明冷冷說了一句:“這就是典型的‘負麵切口突破’。”
“他們找不到正麵證據,就從基層挖漏洞。”
組織部長何國慶臉色難看:“今天省裡組織口已經來電了,問我們綠卡機製的評審標準是否有正式存檔。”
“我說有,結果對方直接要看評審記錄與人才審批會議紀要——顯然是有準備的。”
所有人目光齊刷刷望向李一凡。
他沒有任何驚慌,隻緩緩將手中的資料合上。
“所有製度創新,一旦脫離舊規則,就注定會引發結構反撲。”
“他們不敢明著打我們改革的‘政治正確’,隻能用‘程序合法性’來做切口。”
“我說得沒錯吧?”
沒人說話。
片刻後,李一凡看向方卓:“所有綠卡資料、評審機製、審批記錄、入編審批流程、引才會議紀要,按五日歸檔整理出來,立刻送審——不隻是送紀委,是送給組織部調查組。”
“我們不是防他們,我們是讓他們看清楚——我們不是拍腦袋決策,我們是有章可循。”
“改革,不代表亂來。”
他又看向王誌明:“輿情你來處理,我不想在新華社發稿前,看到任何一條不實報道衝上主流平台。”
王誌明點頭:“明白,我會協調大夏社分社與科技日報,下場澄清‘機製試點方向性未變’。”
……
三天後,中央聯合調查組抵達星城市。
組長來自大夏中秧組織部乾部監督局,副組長則是大夏中秧紀委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監察組成員,帶隊的是一名資深正廳級巡視員。
調查組第一站直奔嶽麓區。
他們沒有在市委市政府開碰頭會,而是以“下沉式現場核查”為名,直接調取了嶽麓區人社局、組織部、區委辦、綠卡評審辦公室的所有檔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