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上午,瀟湘省委辦公廳臨時召集擴大會議,議題一項——應對本輪資本市場異常波動對產業基礎帶來的衝擊。
會議通知僅提前六小時,但仍然座無虛席。
省委常委、省政府副職、各大經濟條線廳局長,甚至部分地級市主官也被通知“必須列席”。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並不明說的壓迫。
這是一次事關“金融行為邊界”“地方調控權力”甚至“政策秩序再劃線”的會議。
趙建國主持,李一凡則作為本輪金融危機一線協調人首次在省委層麵正式彙報。
……
會場內燈光如晝,氣氛卻像壓抑的暴雨前夕。
“同誌們,金融問題不是純粹的市場波動。”趙建國聲音平穩,但語氣極重,“它關係到社會穩定,關係到技術安全,關係到地方治理能力的邊界。”
“今天我們必須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地方到底該不該乾預?第二,地方到底有沒有能力乾預?”
話音落下,全場寂靜。
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個問題,其實是——李一凡做法的判斷題。
……
財政廳長周德興率先發言:
“當前a股係統性風險尚未解除,星城市通過凡星投資等資本路徑主動介入,確實在某些層麵穩定了信心。”
“但也有必要澄清——我們不能以戰時機製替代日常製度。必須防止形成‘地方乾預市場慣性’。”
這番話表麵中性,實則暗含警示。
而緊隨其後的工信廳副廳長錢雪峰則話更尖銳:
“李書記的路徑,理念沒錯,但執行上是不是過度依賴非製度型平台?凡星投資、產業聯投、財政貼息,這些機製如果不設限,是否會形成新的灰色調控模式?”
……
不少人頻頻點頭。
這種看似“技術性”發言,其實是要用“風險治理”為由,將李一凡這一套機製連根拔除。
但趙建國沒有表態,而是看向了李一凡:“你來說。”
……
李一凡站起,雙手撐在桌麵,環視四周。
“我隻說三個層麵。”
“第一,市場確實需要邊界,但地方不是坐等裁判。我們不是‘托市’——我們是守命。”
“第二,凡星投資並非財政資金。我們通過信托結構確保了製度獨立性,也通過陽光披露確保了監督透明。”
“第三——我們要分清一個最核心的問題:這次危機本質,是科技資產遭遇精準做空,還是技術主權缺乏戰略支撐?”
“我們不能因為工具有邊界,就否定了出手的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