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瀟湘省委經濟形勢專題會議召開。
會議還未正式開始,會議廳的氣壓已悄然變重。
這場會議的議題隻有一個:如何在新形勢下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但在所有人心中,它的真正主角隻有一個——星城市。
李一凡推動的“星南科技走廊”計劃,在短短一周內連續登上《大夏社》《經濟導報》《中部發展藍皮書》頭版,已經從地方試點演變為全省現象,甚至引起中央高層關注。
而正因為太快、太猛、太集中,這讓一些原本安於現狀、或者苦心經營本地產業格局的市州地市感到了強烈的不安與威脅。
會議主持人是省委書記趙建國,坐在主位,他麵色如常,但眼中有意無意掠過與會眾人的反應。
“今天的會是務虛的,但我希望能談點真問題。”趙建國開場簡短,“星城市走得快,但其他地市也要跑起來。今天大家暢所欲言。”
氣氛頓時凝重。
嶽南市市委書記率先開口。他一開口便切中要害:
“省委提出要整體提升瀟湘省產業能級,我們支持。但最近星城市搞‘星南科技走廊’,調動了大量政策資源、資金扶持、人才傾斜,已經對周邊城市形成了明顯的吸附效應。”
“很多企業家跟我們講,‘你們跟不上星城節奏,我們隻能搬過去’,我們無言以對。”
“我們擔心,如果再不加以引導,這樣的集聚模式會進一步加劇區域發展不平衡。”
這話說得不重,卻處處指向星城市“獨大、搶人、挖產業”。
接下來,市州市、市南市、湘中市幾位黨政一把手紛紛發言,幾乎清一色圍繞“星城市發展過快、占用資源過多、招商過於激進”的問題。
“星城市政策優惠幅度太大,已經嚴重乾擾了我們正常招商節奏。”
“我們剛剛談好的新能源項目,結果第二天就被人挖走,說是星城市給了十年稅收減免,還包建標準廠房。”
“如果再不建立協調機製,恐怕地方間的良性競爭會被打破。”
……
趙建國麵無表情,聽了近二十分鐘,才抬手示意暫停。
“你們的意見我都聽到了。但我要提醒一句:製度不是平均主義。你們要說星城市走得快,問題是——你們走了嗎?”
會議陷入沉默。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第一。但如果你不是第一,連往前衝的姿態都沒有,誰來帶全省走?”
……
當天下午,這場會議內容就通過內部渠道傳到了星城市。
市委書記辦公室內,趙斌將會議簡報一字一句念給李一凡。
“趙書記頂住了,但下麵那些聲音……的確不小。”
李一凡沒說話,隻是在一張星城市南部地圖上,圈了一個新的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