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風初起,瀟湘省委組織部八樓會議室裡,卻熱得像是春日正午。
這是一次“無預告”的專題會。
與會的,不是廳級主官,而是各地市組織部派來的縣級組織條線骨乾,以及製度推進辦抽調的調研組中層。
李一凡破例親自主持。
趙建國簽字批準了這場會議,但沒有露麵。
——這就是他的默契。
“乾部提拔要看一線,但我們現在的一線,最亂的就是縣。”
李一凡開場就拋出一句話,語氣平緩,卻字字生冷。
“縣裡很多人,搞的是假推進,報的是假數字,乾的是項目空轉。”
“而係統識彆不了這一批人,機製反而被反製。”
全場鴉雀無聲。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永中麵色凝重。
他最清楚,李一凡這句話背後藏著的,是對現行縣域乾部管理機製的係統否定。
許宏誌隨後發言,態度鮮明:
“省委決策明確了,製度係統不是紙麵工具,而是乾部使用與淘汰機製的一部分。”
“這次從縣裡提人,不是象征,而是要在體製內建立一套項目對人、數據對人、表現對人的機製。”
“我們要看項目誰乾的,不是看文件誰簽的。”
趙斌代表製度推進辦,現場提出方案:
“縣級係統將同步引入‘項目—乾部雙評機製’,凡列入省重點工程平台的縣域項目,必須明確一名主責乾部,並將其執行情況錄入組織評估係統。”
“試點區域首批鎖定:嶽西、江陵、昌州、衡洲。”
這幾個地方,全是剛剛在調研中暴露出問題的區域。
李一凡看向在座的地市代表,目光如刀:
“你們不要擔心乾部會不滿。”
“我告訴你們,真正不滿的,是那些隻會開會、不會乾事、隻懂繞程序的舊官。”
“你們縣裡,隻要有年輕乾部、項目乾部、敢乾敢拚的技術型乾部,我親自保。”
“升不升,不看資曆,看你能不能把省委的工程乾出來。”
此話一出,幾位市組織部代表明顯坐直了身體。
昌州來的副部長最先開口:
“李書記,我們之前組織上也有顧慮,怕下提乾部操作空間不夠。”
“但要是能用這次製度推進作抓手,我們能推動一輪年輕化乾部上位。”
趙斌立刻跟進:
“製度辦會配合組織部建立‘平台項目責任人數據庫’,項目乾成了,乾部自動計入政績池。”
“同時設立‘區域推薦名單’,將項目推進表現最突出的乾部,列入省委下一輪調研人選。”
李一凡看著這批年輕骨乾,突然話鋒一轉:
“我不怕你們提人,我怕你們瞻前顧後。”
“縣是最接近百姓生活的層級,但也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層級。”
“這一次,我們不做溫吞水,要一線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