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政務調度中心,一份題為《實乾通道帶動下地方乾部體係動態監測簡報》的內部文件悄然傳入省委。
這份數據報告極為簡潔,卻足夠震撼:
?全省13個地市中,有7個市的常務副市長崗位出現主動申請調崗現象;
?超過16的中層乾部因“職責與實乾項目脫節”被建議退出重點崗位;
?平均年齡下降幅度超過4.1歲,最小進入處級的乾部僅32歲。
在趙建國的書桌上,這份簡報被夾在當天的幾份人事備案材料中,紅筆劃了三道線:
“這是製度倒逼下第一次地方體係主動洗牌。”
“乾部結構變了,地方權力結構也該跟著重構。”
而與此同時,在星城市委五樓會議室,李一凡正主持一場“專項機製閉門彙報會”。
與以往不同,這場彙報會的彙報主體不是組織部、紀檢委,而是——
財政局、發改委與三大產業平台公司聯合小組。
趙斌率先發言:“書記,現在乾部確實換了不少。但問題也出來了。”
“人是調上去了,可資源配套跟不上。”
“有些人到了位子上,不知道往哪發力;還有人真想乾事,卻沒錢、沒人、沒權。”
彭學文在一旁點頭:“財政條線之前都是被動撥款,現在項目人事掛鉤了,我們流程還沒適配。”
李一凡沒有馬上表態,而是打開投影儀,放出一張草擬框架圖:
“這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政務—經濟雙權並軌機製。”
會議室頓時安靜了。
林曉峰眉頭一挑:“書記,您的意思是,把乾部任用與資源配置、財政權限,進行一體化運作?”
李一凡淡淡點頭:
“不能再搞乾部乾項目,財政管錢、發改審批、平台跑協調這套分裂體製。”
“讓乾事的人,有錢、有資源、有話語權。”
隨後,他提出三項具體並軌構想:
一、乾部與財政權限綁定
凡屬“項目責任通道”乾部,自動獲得對應額度財政調度權限,由財政局專項預算設立“實乾項目庫”。
?項目越大、責任越重、權限越高;
?平台財務實行雙簽製,一線責任人具備初簽資格。
彭學文聽完直接點頭:“這樣我們財政係統壓力小了許多,調配也有依據。”
二、政務與產業平台職責對接
設立“平台對接官”機製,地方實乾乾部可以掛職平台項目組,作為“雙重身份”人選:
?一頭連著體製,一頭插入項目;
?不再是“協調乾部”,而是真正的“資源調度執行人”。
趙維康立刻響應:“我們產投可以把項目推進官列入乾部成長體係,真正實現官員與市場之間的接口。”
三、責任製與考核並軌
?乾部項目推進情況,由平台、組織部、財政三方聯合打分;
?政績不僅看指標完成率,更看過程責任控製;
?任何一項重大節點出現故障,直接啟動“一票否決”機製。
趙斌當場提議:“這個機製要不要以市委名義發文?”
李一凡微微搖頭:“這不是星城一地的事,是全省的事。”
“我們先試,數據打包,年底一起送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