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發改委調度平台上,一份名為《並軌試點工作一季度執行反饋》的專項報告,在深夜送抵省委辦公廳。
報告通篇用詞克製,但幾個關鍵詞,格外刺眼:
“選擇性落實”“延遲對接”“責任掛名但不主責”……
報告末尾,附有清單——共列出三市八區十七名乾部,涉及財政、組織、人事、項目對接等多個環節。
他們的共同點隻有一個:
“改革文件下發後,表麵積極配合,實則按兵不動。”
趙建國翻閱到一半,已經將鋼筆蓋緊。
片刻後,他隻留下短短三句批示:
“啟動責任倒查機製。”
“專項組即日進駐。”
“改革不可流於形式,乾部更不可兩麵三刀。”
第二天,省委辦公廳聯合組織部、紀檢委、製度推進辦,發布專項行動通知:
“針對已明確責任項目但未出現實質性進展的地市與責任人,全麵開展倒查追責。”
“凡在一季度通報中被列入‘掛名乾部’、‘執行遲緩單位’,必須在三日內提交自查說明。”
“專項督導組將下沉抽查,並同步公布通報進展。”
全省官場瞬時震動。
這次,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動真格。
—
嶽西市鐘山縣,組織部長辦公室內,電話此起彼伏。
三名責任乾部“緊急請假”,一人“正在出差”,另有兩人表示“需要時間準備材料”。
組織部長臉色鐵青:“誰在打掩護,我親自寫檢討。”
書記直接拍板:“這批人全部列入暫停考察名單,政績評估降檔處理。”
—
星城市率先響應。
李一凡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提出三項硬性要求:
1.凡屬列入倒查名單人員,暫停一切評先評優、晉升程序;
2.平台公司必須出具實際配合說明,否則相關乾部納入“協查”對象;
3.啟動市內“倒查專項清洗行動”,由紀委書記陳國威親自牽頭。
趙斌補充:“書記,這樣推下去,星城就是打響了第二輪改革保衛戰。”
李一凡望著名單,語氣冷靜:
“改革就是打仗。”
“第一仗是換血,第二仗是清雜。”
—
而這場“清雜”,來的比想象更猛烈。
衡洲市某重點工業園區項目小組,被專項組現場查出“掛名乾部”五人:
?有人列名為協調員,實則半年未參與會議;
?有人長期以“文書工作”為由,拒絕擔責;
?更有甚者,將責任轉嫁至平台公司,私下留痕“規避風險”。
專項組組長賀一舟當場發問:
“你是否知曉你名下項目已連續三個月無實質性進展?”
那名副縣級乾部訥訥答:“我……我隻是配合,不是主責……”
賀一舟冷冷一句:
“你的名字寫在了主責欄裡。”
“你現在不是來配合我們,是來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