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東省南臨市,市政府辦公大樓八樓會議室。
市委組織部一位副部長正在向上級彙報“瀟湘製度試點對接”進展:
“我們已按瀟湘版本,全員導入崗位責任畫像模板,乾部季度評分係統同步上線。”
“同時,平台建設已交由市大數據中心承建,預計一個月後完成核心係統部署。”
市長聽完,皺了皺眉:“評分有結果了嗎?”
“有。”副部長點開投影。
屏幕上,每位處級乾部名字後都跟著一串數字:“72.5、83.1、65.8……”
“這是我們用瀟湘模板套上來的綜合績效得分。”
“目前對結果我們還沒作出人事處理,等係統跑滿一季度再評估……”
話音未落,市委書記突然冷聲打斷:
“這叫什麼?”
“評分靠一堆公式推演?乾部靠係統算法貼標簽?”
“你們這不是改革,是造個電子形式主義!”
會議室一片死寂。
—
同一時間,皖北省銅河縣也在實施“瀟湘機製複刻試點”。
但他們把“乾部實乾節點責任製”理解成——“每個乾部必須有項目掛名”。
結果,產業口、政務口、民政口,所有處級乾部紛紛在市重點項目中“搶掛任務”:
?有人名義負責三項工程,實則不管不問;
?有人跑去找平台公司“買個名額”,隻求係統評分看起來不低;
?項目平台甚至出現“乾部掛名價格單”——越是資源多的項目,掛名越貴。
地方組織部收到實名舉報時,一臉懵:“我們是照著瀟湘版來的,怎麼會……”
—
瀟湘省委辦公廳,趙建國收到幾份來自中央督導組的“全國試點階段情況通報”,眉頭越皺越緊。
他直接撥通李一凡電話:
“你看看這份皖北情況簡報,自己寫的是什麼?”
“製度還沒跑熱,就開始有人玩花樣了。”
“再搞下去,瀟湘經驗都要被玩壞。”
李一凡沉默片刻,隻回一句:
“我明天就走一趟。”
—
次日清晨,李一凡低調抵達贛東南臨市,未打招呼,直接走訪乾部管理平台。
站在空蕩的評分大廳內,他看著牆上醒目的“乾部績效打分係統”橫幅,冷笑一聲:
“真以為照搬,就能變成瀟湘?”
隨後他前往市組織部,聽了副部長的現場彙報,開門見山:
“你們這不是改革,是拿瀟湘的殼子,套上你們的懶政。”
“瀟湘的機製,不是模板,是一整套責任—組織—財政聯動係統。”
“你們連財政閉環都沒打通,打分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