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辦公廳,二號樓五層,常委會議室。
趙建國坐在主位,手邊攤著一份特殊的文件:
《瀟湘省新能源產業協作指數體係構建建議案試行)》
擬稿人:省委副書記李一凡
這份建議案,是李一凡親自主持起草、由省委新能源協作辦提交的第一份指數機製設計文本。
其中核心思想隻有一句話:
“協作不是態度,是績效;改革不是口號,是數據。”
文件末尾,還附上了一份“模擬指數排名”樣表。
?星城市協作指數綜合評分92.6,位居第一;
?嶽西得分81.4,排名第二;
?衡州、昌州、江陵,三市分列倒數。
排名一經呈送,常委會內部就起了微妙波動。
組織部長目光微動,迅速意識到:
這不僅是產業協作評價指標,更是乾部考核標準的實質化提前布局。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也低聲補充一句:
“趙書記,如果這個指數製度推進順利,可以作為我們‘政績聯動機製’改革的切入點。”
趙建國放下手中文件,環視全場,語氣低沉:
“製度能不能起效,關鍵就在一個‘真’字。
不用開大會造勢,也不用媒體吆喝,
用結果說話——誰乾得多,誰得分高;誰躺著裝樣,誰彆想著再混過一任。”
眾人肅然。
趙建國繼續:
“我批準這個協作指數機製試行,
從下月起,按季度發布,公開通報,
年度末與組織、財政、資源指標綁定。”
常委會結束後,省委辦公廳當天即發布《瀟湘省新能源協作指數試行通知》。
文件正文很短,但“協作指數”一詞正式成為全省黨委係統熱詞。
尤其是其中一句:
“指數排名與地市財政獎勵包、專項用地指標、招商引導目錄優先權同步掛鉤。”
這意味著,在瀟湘的新產業競速格局中——跑得慢、躲得遠,不僅沒資源,還可能連原有的都保不住。
李一凡拿到文件發布批複後,沒有絲毫停留。
當天晚上,他召集星城市常委班子召開市委擴大會,核心議題隻有兩個字:
“擴權”
市委會議室,燈光雪亮,李一凡坐在主位,麵前是市級四套班子成員、高新區、經開區、南新區三大主戰區書記,市委組織部、發改委、財政局負責人悉數到場。
他開門見山:
“協作指數省裡已經拍板,星城市不能等、不能慢。
下一步,我們要主動請纓,提出平台統籌擴權請求,
將招商權、項目資源調配權、財政專項配置權歸口市級產業協作平台統一管理。”
這句話一出,全場齊刷刷看向他。
市委副書記陳啟明皺了下眉:
“李書記,您是指……把各園區的產業招商權也歸到統一平台?那原來的管委會?”
李一凡平靜點頭:
“沒錯。資源不能碎片化了,
否則跟外地協作時,沒一體的對接窗口,談不攏、推不動。”
他望向組織部長何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