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星城市政府二號樓的一間燈火通明的小會議室內,李一凡與市委秘書長梁國濤、組織部長何國慶坐在一張圓桌前,氣氛卻並不輕鬆。
“這是最新一批試點乾部的評估結果。”何國慶遞過來一份數據表格。
李一凡接過翻閱,眼神沉穩。
“衡洲、嶽西、邵元三地乾部製度適配率分彆為91、88、62。”何國慶道,“其中邵元落後主要問題在於地方組織體係慣性重,部分副職乾部明顯應付、敷衍。”
李一凡沒有第一時間表態,隻問了一句:“嶽西的乾部動得開嗎?”
梁國濤立刻接話:“目前星城市製度型乾部流向最密集的就是嶽西。已經有14人赴任,其中5人為中層主管,其他為核心骨乾,都是你點過名的‘第一批製度實踐人員’。”
“我們要的不隻是完成指標,而是真正在乾部結構上動起來。”李一凡聲音不大,但句句紮實,“如果哪個地方製度跑不動,人就得換。”
他頓了頓,看著何國慶:“從這批人裡,選三位直接提拔——讓全省看看,跟著製度乾,有出路。”
“書記的意思是?”
“直接晉升正處。作為省內首批‘製度適配型乾部提拔通道’試點。”
“有合適人選?”
“有。”李一凡不假思索,“陸銘,江陵市商務局副局長,主導簽約條款調整,壓製住美團區域運營口徑,全流程執行無變形;還有林知行,嶽西製度推進組副組長,技術出身,製度迭代能力極強。”
“第三個,調出星城市係統。”他抬起頭,語氣一頓,“朱宛,東城區市場監管分局副局長,直接調任邵元市副市長。”
梁國濤有些驚訝:“朱宛調邵元?那邊派係盤根錯節,她過去是……”
“去開刀。”李一凡語氣冷靜,“不動,就動他們的人;不改,就派自己人。”
“製度推廣,不止要靠數據和文件,要靠人去硬撬。”
——
三天後,瀟湘省委組織部正式發布調令:
陸銘任嶽西市副市長掛職,主持商務工作);
林知行任衡洲市商務局黨組書記;
朱宛任邵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文件一出,瀟湘官場震動。
因為這是瀟湘曆史上首次由“製度適配力”主導乾部晉升和跨市任用。
而且,朱宛的任命直接打破了邵元原有派係係統的乾部推薦順序,成為“製度派空降”的樣板人物。
短短幾日,瀟湘各地多個廳局組織部暗中向星城市遞來乾部協作請求,表麵上說是“交流掛職”,實則是想打探製度乾部篩選機製與政策動向。
——
與此同時,大夏央視專題欄目《製度之路》派出調研組抵達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