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組織部,一份紅頭文件正被迅速下發至全省各市州組織部。文件標題醒目:
《關於對製度試點城市推進乾部適配情況開展專項考察的通知》
而文件正文中的第一條就寫得毫不含糊:
“本輪考察以‘執行製度能力’為第一考察標準,對推進遲緩、製度落地滯後的地方及乾部,視情況予以問責或調整。”
這是一把明晃晃的刀,架在了所有製度落實緩慢地區的一把手頭上。
——
此刻的楚中市政府大院,會議室內氣氛如臨大敵。
楚中市委書記蔣為民眉頭緊鎖:“省委真要以製度推進評估乾部?我們前期招商項目不是都已經排上了嘛。”
副市長梁振國低聲解釋:“關鍵是咱們沒按照星城市的標準改合同……獨家綁定沒撤,退出機製沒建,騎手社保方案也還在走形式。”
“京東那邊已經不乾預我們了嗎?”
“人家京東不動,但凡星盯上了。上周他們那邊的數據調度小組來過一趟,說我們平台綁定率、商戶投訴率‘偏高’。”
蔣為民臉色一沉:“好,你不執行,李一凡直接拿你開刀是吧?星城市書記,他還真把自己當省委副書記了?”
會議室一片沉默。
蔣為民這句話,誰都聽得出不是在質問副市長,而是在發泄。
但沒人敢接話。
因為他們都知道,李一凡不僅是星城市委書記,還是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是趙建國“下派抓落實”的頭號實權派,手裡現在不僅有組織部的支持,還有省政務辦、政研室與發改委一整套協同資源。
這場“製度改革”,背後已經是省委集體意誌。
——
同一時刻,嶽西市。
嶽西市委書記易宗林坐在辦公室內,神情堅毅地翻閱最新的製度適配報告。
他是目前全省製度執行效率最快的書記,甚至在省委考察報告中,被單獨點名表揚。
“嶽西市已完成全部平台治理製度落地,乾部適配指數排名全省第一,乾部流動率與執行率匹配度達92,”這是省委組織部在簡報中寫的。
但易宗林沒有沾沾自喜。
“告訴下麵,不能有一絲懈怠。李一凡書記既然能把製度推進當成乾部選拔的主軸,就說明他不是玩虛的。”
他看著桌上一份名單,那是嶽西市第一輪被“淘汰”的乾部清單。
“這次製度推廣,其實是在給所有人做一次實戰考核。”
“不是做出政績,是做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