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發布微博聲明的當晚,星城市委大院九層依舊燈火通明。
李一凡剛結束探班返程,一進辦公室,陳曉峰便遞上一份標注“特急”的內參文件。
《瀟湘省委政策研究室內參·特急密)》。
他快速翻開,第一行標題便令他目光微沉:
“部分省內政企合作機製存在資本過度嵌入政務程序現象,易引發社會輿情誤判和組織結構不穩定……”
文內雖未指名道姓,但所有人都知道,矛頭所指,正是星城市“製度改革+社會資本聯動”的樣本試點。
李一凡靜靜看完,緩緩放下文件,目光望向窗外——
“果然,他們按耐不住了。”
與此同時,瀟湘省委辦公廳五樓,一場由副省長唐誌衡主持的小範圍閉門會議悄然召開。
“凡星資本進入製度平台,是不是一種資本反哺權力的偽裝?”
“凡星資本進入製度平台,是不是一種資本反哺權力的偽裝?”
“星城市市委書記的弟弟,是否應當避嫌?”
“省委副書記兼任省會市委書記,本就是例外,是否該重新評估?”
八月的瀟湘,熱浪蒸騰,省委大院的氣壓卻更沉。
這些話,沒有出現在任何正式文件上,也沒有走進會議紀要。但過去三天,幾乎所有省委常委、廳局正職都聽過一遍,且聽得越來越密、越來越直。
幕後操盤者,唐誌衡,終於不再遮掩。
省委常委、副省長、財政老派出身,根基深,作風穩,在過去的常委會中多次對李一凡的改革舉措持保留態度。此次,他首次在係統內部點名李一凡,目標明確:削弱其改革主導權,為組織層級的再分配做鋪墊。
7月30日上午,唐誌衡借“省級產業發展資金統籌會議”之名召集財政廳、發改委、紀委、宣傳口等主要官員。會議核心不言而喻:
“近期有部分城市在推進‘政企合作試點’中,引入社會資本路徑過急,特彆是某些資本背景敏感,極易造成公眾對政府公信的質疑。”
說完這句,他停頓兩秒,眼神一掃眾人,接著道:
“尤其在市政務平台與某基金關係交叉頻繁時,是否應考慮製度收縮?是否該由省委專門討論這一模式的合法性?”
在場的人都聽懂了——這就是唐誌衡的“翻牌”。
一出手,就不留餘地。
省財政廳廳長周德興臉色凝重,張國威紀委副書記則當場表示:“若確有舉報,我們紀委可以啟動初步核查程序。”
而此刻,遠在星城市委大樓的李一凡,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手中捏著一份文件,封麵上印著“瀟湘省委政策研究室內參特急)”八個字。
文件內容直指星城市政企合作機製存在“資本過度參與政務事務風險”,並提出“製度收斂建議”——明顯是唐誌衡係統的輿論前置打擊。
李一凡將文件合上,眉頭緊鎖,但沒有立刻召集任何人。他隻對秘書陳曉峰說了一句:
“去通知王平書記,我明天要見他。”
“另外,聯係市審計局、國資委、金融辦和改革辦,一起準備一套完整報告,內容包括:凡星資本過去三年所有在瀟湘項目的參與方式、股權結構、審計記錄、退出機製,全部透明化。”
“我要在問題被他們扣帽子之前,把帽子拿到手裡。”
下午三點,李一凡親自走進市紀委大樓。
王平書記正在翻閱紀委月報,見他進來一愣:“你可是我們這兒最乾淨的常務官之一,今天怎麼主動來了?”
“正因為乾淨,所以怕臟水潑到製度身上。”李一凡平靜回答。
“我正式請求市紀委聯合市財政、審計、國資四部門,對凡星資本過去三年參與的所有政企項目進行製度合規性審查。”
“結果必須公開,過程必須可查,程序必須無漏洞。”
王平怔了幾秒,隨即豎起大拇指:“你這是主動放權審查?”
“不是放權,是扞衛。”李一凡站起身,“我要讓他們知道,在我主政的地方,政商之間,隻有製度,沒有私情。”
“誰想抹黑星城市,就得先問問製度答不答應。”
與此同時,趙建國在省委書記辦公廳內聽完吳慶林的彙報,輕輕點頭:
“老唐出手了。”
“你去跟許宏誌通個氣,讓他盯緊組織口;張廷山那邊也得盯住,不許發改委被輿論帶偏;周立德配合李一凡,把材料提前往中辦報備,堵住上麵任何猜疑空間。”
“我要他們知道,星城市不光是李一凡的,也是我趙建國的。”
當天傍晚,李一凡簽署“星城市政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審查通告”,文件開頭一句話震撼全城:
“歡迎監督、歡迎質疑、歡迎挑刺;但不歡迎臆測、不歡迎造謠、不歡迎政治投機。”
這份文件一經發布,當晚便登上大夏日報首頁,《大夏社》發表評論:《製度主動接受檢驗,是最強的政治自信》。
第二天,省委辦公廳被這份文件刷屏。
而唐誌衡手中正在起草的“省委建議暫緩星城市政企合作推進試點”的提案,在還未提交之前,就已被打上“過時”的標簽。
真正的翻牌,已然開始。但這一次,李一凡先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