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5日,瀟湘省委辦公樓二樓小會議廳。
下午三點,例行省委常委擴大會如期召開。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一次會議通知發得極急,而且議題模糊,僅寫著六個字——“製度試點研究”。
熟悉瀟湘政治的人都知道,凡是不點明人名的議題,大概率就是有人要被點名了。
李一凡提前十五分鐘抵達會議室,麵色如常。他沒有帶秘書,也未攜任何紙質材料,隻隨身攜帶一支筆和一張空白記錄紙。
吳慶林已經落座,向他點了點頭。張廷山、許宏誌也緊隨其後,幾位廳局負責人坐在後排作為列席觀察員。
會議準時開始。
省委書記趙建國坐在主位,依舊穿著深灰色中山裝,翻著一本會議手冊,神情平靜。
省長李尚民坐在其右側,眉頭緊鎖,似乎對今天的議題早有預感。
趙建國抬頭,掃視了一圈會議室:“今天這場會,不講套話、不講成績,就一個問題——星城市的製度改革試點,到底是創新,還是越界?”
一句話,如同重錘砸落,會議室霎時靜若寒蟬。
沒人先開口。
良久,省委常委、副省長唐誌衡抬手,慢條斯理地說道:
“趙書記,既然您開門見山,那我也不拐彎抹角。”
“我認為,星城市當前的製度改革,有價值,但邊界不清、風險巨大,尤其是社會資本頻繁參與公共決策流程,已經出現了‘誰主誰從’的模糊狀態。”
“紀委已經接到多起反映,發改、財政、金融三線也都有疑慮。是否該暫緩部分試點,梳理機製,再審一次流程?”
他話音剛落,現場一片沉默。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會議桌一側的李一凡。
後者緩緩抬頭,看了唐誌衡一眼,語氣平和:
“我是否可以回應?”
趙建國點頭:“你講。”
李一凡起身,沒有打開任何文件,隻將雙手搭在桌麵上,目光直視會場:
“我承認,我們在探索製度改革過程中,確實存在邊界測試。”
“但測試不等於越界。改革本身就是從未知中尋找可行路徑。”
“至於社會資本參與政務項目的問題,我想請各位看看我們公開平台披露的數據:過去三年,凡星資本參與的市屬項目共計11個,全部通過公開招投標流程,資金合規、程序完備、無任何一項由市委、市政府直接指定。”
“我們有文件,有數據,有每一筆流程記錄。若有問題,我願意全程接受調查。”
“但如果我們因為‘改革可能被誤解’就一刀切、全線停,那我隻能說:我們不是在搞製度建設,而是在搞自我保護。”
會議室一片寂靜。
許宏誌打破沉默:“我同意李一凡同誌的觀點。省委提倡改革多年,星城市這次確實走在前列。現在問題出來了,他沒有回避,主動配合,說明態度端正。如果這也要否定,我擔心下麵沒人敢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