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一凡主持完瀟湘省文化科技協同工作專題會議,決議六項改革措施將從次月起在省內全麵鋪開之時,一份由瀟湘省委政策研究室、星城市製度治理研究中心聯名起草的製度化建議,也已同步提交至大夏中央文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京城的回應來得不算快,卻也不算慢。
一紙電文,帶著上級機關的語氣:
“瀟湘的提案已被納入‘文化科技融合省級改革試點’討論範圍,待三方部門會商後作統一研判。”
簡短寥寥,卻透露出一道信號。
李一凡抬起頭,看著傳真紙,眸色微沉。
他明白,這不再是一場地方應對文創衝擊的臨時戰役,而是一次關於製度框架、治理路徑乃至未來十年國家文化戰略布局的競爭。
瀟湘,必須贏。
四九城,初冬的風透著一絲涼意,但大夏科技部、中央財經辦公室、文化部三家聯合辦公廳的會議室內,卻氣氛熾熱得如盛夏。
“瀟湘的提案我們已經看了,但與浙江、四九城相比,少了點全國通用性。”科技部高新司司長趙瑞坤放下厚厚一摞材料,語氣不帶感情色彩。
坐在對麵的中央財經辦公室的副主任陳國梁並未立刻表態,而是目光微動,轉向第三位官員——文化部政策司司長李守初。
“李司長,你怎麼看?”
“從文化內容體製創新角度,瀟湘的‘平台治理+信用畫像’模式確實走在前列,”李守初緩緩說道,“但也如趙司長所說,瀟湘的模式過於依賴地方政治結構和產業資源,不具備直接遷移推廣的便利。”
趙瑞坤嘴角挑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合上文件夾:“目前進入全國‘文科融合戰略試點省’候選名單的,是瀟湘、浙江、四九城。
按照分數評估製,北京靠的是政策高度、產業聚合;浙江靠的是市場驅動、平台成熟;而瀟湘……靠的是改革路徑清晰,但擴展性存疑。”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動聲色地掃過桌上的另一個文件夾,封麵上寫著:《瀟湘省文化科技製度融合示範工程提案第三稿)》。
這份提案背後,正是瀟湘省委副書記、星城市委書記李一凡,推動半年的心血。
?
“他們還是覺得我們地方特色太強。”星城市委大院,李一凡手裡捏著陳國梁從京城打來的反饋傳真,眉頭微皺。
陳曉峰站在一旁,輕聲道:“但這次他們沒有一口否決,說明機會仍在。”
“當然。”李一凡放下文件,語氣轉為堅定:“他們不否定,是因為知道我們是最完整的路徑規劃提供者。我們不隻是製度試點,更是把中央思路具象化為可執行的路徑樣本。”
他轉身走向會議桌,一排文檔依次攤開:
?《文創內容價值評估通則》;
?《文化科技企業分級監管草案》;
?《平台治理指數模型說明書》。
這些,是他親自統籌推動,瀟湘省發改委、科技廳、廣電局和星城市製度治理研究中心聯手構建的“文化科技融合三大標準”。
“我們不是要證明瀟湘多先進,”李一凡看著陳曉峰,“而是要告訴他們,國家戰略需要的不隻是突破,還有路徑依賴、落地手冊、治理配套。”
?
與此同時,四九城某文化企業座談會上,幾位來自浙江文創產業代表正在熱烈發言。
“我們的平台從2014年就布局影視衍生內容,數據鏈追蹤,版權壓根不會出錯。”一位杭州文創頭部企業的董事高調發言,引得在場不少人點頭稱是。
“浙江不是沒有優勢,”趙瑞坤站在後排悄然觀察,目光卻不時掃向另一位穿灰色外套的中年人——李明傑。
凡星投資ceo,京城資本圈近年炙手可熱的人物。很多人知道他是瀟湘背景,但卻沒幾個能看透這位年輕資本家眼中的冷靜。
李明傑未發言,卻在會後悄然將一份文件交給了趙瑞坤。
《區域文創確權機製建議書》,附帶技術支持單位:星城區塊雲研究中心。
沒有凡星的ogo,但那行編號開頭的“scvci001”熟悉得令人警醒。
?
瀟湘省委常委會議室。
“中央還在等?”趙建國目光如炬,看著李一凡。
“是,但越是等,我們越要先動。”李一凡站起身,語氣毫不遲疑:“從明天起,我們在全省六個地級市試點‘內容價值確權係統’和‘ai合規預警模塊’,全部接入星城市中央製度中樞備份節點。”
省委常委們相視一眼。
這已經不是地方項目,而是在未正式拿到中央認證前,先行一步創造“事實基礎”。
“省委支持你。”趙建國拍板,“哪怕中央最後不批,我們瀟湘也要走出自己的文化產業治理路徑。”
“瀟湘的改革,不是為了中選,是為了真乾。”李一凡應聲。
?
四九城某部委餐廳外,趙瑞坤拿著那份“內容確權建議書”,久久未語。
他終於撥出電話:“老陳,李一凡那邊要動真格的了。他在製造既成事實。”
電話那頭,陳國梁輕笑一聲:“我知道。但你得承認,如果讓他跑通,那就是國家路徑。”
“你支持瀟湘?”
“我支持製度勝出。”
趙瑞坤沉默了一會兒:“那我們把測試組調到瀟湘吧。提前驗證他們說的,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