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星若介入,將不僅僅是資金,而是製度邏輯與資本話語權的同步。”
這個提議一出,全場一靜。
李明傑接到消息時,正在滬上參加一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會議。
“哥哥預計這一步。”他笑了笑,“我們早就在籌劃。”
早在年初,他就組建了“文化資本並購小組”,悄然收購了五家優質文創公司,其中包括一家專門為《人民的名義》提供後期剪輯服務的北京影像廠。
這家廠雖不顯山露水,卻掌握主旋律題材剪輯與審查配套的核心流程。
“現在不是投芒果,而是聯合芒果,去並購產業鏈。”李明傑在會議上果斷拍板,“我們要掌控下遊ip資源與上遊政策信任。”
李明傑隨即撥通了李曉薇的電話。
“老妹,你那邊和芒果文創接得怎麼樣了?”
李曉薇答:“芒果文創總經理江卓群已經放話,願意讓我們參與‘人民文創基金’的下一輪跟投,等你把後端資本架構搭好,我這邊推進全球分發矩陣。”
“行,我來掃尾,你準備收割。”
兩周後,一則低調的行業動態悄然流出:
“芒果文創宣布聯合數家戰略投資方,設立‘人民文創基金’,規模達30億元,首期投資方向包括:現實主義題材影視ip孵化、海外發行通道搭建與多語種ai內容生成係統。”
而凡星投資,出現在基金的第二層有限合夥人結構中,通過一家新設的“青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穿透。
整套結構,不顯山不露水,卻如同之前在半導體、ai賽道上的打法如出一轍。
短短三個月,“凡星+芒果”的組合,迅速成為文化產業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
而就在李一凡籌劃芒果文化出海之際,一封來自大夏中央網信辦與大夏廣電總局的聯合調研函送達瀟湘省委辦公廳:
“關於開展‘國家文化出海平台建設調研’的通知,請瀟湘省推薦具備試點能力的單位參與調研和試點。”
李一凡望著文件,緩緩合上卷宗。
他知道,這是機會——一次推動瀟湘由“內容製造者”走向“文化規則製定者”的機會。
?
當晚,他召集宣傳、文旅、外辦與省廣電係統召開閉門會。
“我們要的不隻是出海,而是讓主旋律在全球形成文化滲透力。”
“這不是一部劇的成功,這是一次製度傳播的開始。”
會議氣氛沉靜而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