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星城市的雨季尚未結束,但李一凡的思維已遠超一城一地的格局。
省委辦公廳剛剛收到政務院辦公廳一份轉文,來自中央網信辦、大夏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聯名:
《關於征求城市平台治理標準體係建設意見的函》
這不是一封普通的征求意見稿,而是一場中央正式啟動“全國平台治理製度框架”的開端。
“李書記,這是你之前送交的《星城市平台治理標準》被采納後,各部委協調出的初步框架方案。”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將文件小心地放在李一凡桌前,言辭鄭重。
“中央打算在三個月內形成可落地、可複製的治理體係樣本。希望我們瀟湘能夠率先試點。”
李一凡輕輕頷首,目光銳利:“那就給他們一個國家級試點的樣板。”
“我們不能隻是地方創新,更要成為國家規則製定者。”
?
會議室內,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臨時召開。
會議由市委書記李一凡親自主持,市長陳啟明,市委秘書長梁國濤,政研室主任羅文遠,以及分管科技、數據、交通的副市長悉數到位。
“今天不討論哪一家共享平台做得好,而是討論我們的製度能否抵禦未來五年可能出現的產業結構衝擊。”
“我們要的不隻是試點,而是星城市成為國家級治理平台的樣板。”
“誰來主導標準製定,誰就能主導資源流動,進而主導技術、資本、製度的未來形態。”
眾人聽得心頭一震。
羅文遠第一時間響應:“我建議儘快啟動‘星城市城市治理平台法治化與標準化推進專項’,並成立由您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
李一凡沒有猶豫:“好,我來掛帥,陳啟明同誌任常務副組長,羅文遠任執行秘書長,組織五個專項小組,三十天內完成初稿。”
“標準體係以平台治理為核心,圍繞數據屬地化、責任分級、押金監管、接口歸國、算法透明五項核心展開。”
“凡星集團、聯通星雲研究院、中南大學城市治理研究所全部納入智庫協同體。”
?
與此同時,李明傑也在暗中展開全國布局。
這一天,凡星集團四九城辦事處的燈一直亮到深夜。
負責平台投資線的副總經理林澤濤正主持一場會議:
“目前,我們已與南京、重慶、成都、合肥等八座城市的交通委和政務信息中心建立接洽機製。”
“我們的目標不是投車,而是投標準,誰能跑在前麵形成標準樣板,未來誰就擁有製度主導權。”
李明傑靠在沙發上,語氣冷靜:“明白,彆急著做項目,要先做‘政商橋梁’。”
“拿下標準製定權,才能卡住全國平台公司必須接入我們的係統。”
林澤濤點頭:“已經在籌備全國城市治理論壇,建議由星城市委聯合大夏發改委共同主辦,地點就放在瀟湘。”
“我們可以邀請一批標杆城市參加,共同起草‘大夏共享經濟治理星城共識’。”
李明傑眼中閃出精光:“這就對了,凡星不隻是投資機構,要成為製度經濟體的支撐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