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午會議休會間隙,一則內部簡訊悄然在協調組內部微信群流轉:
【工信部平台治理司反饋:推薦星城市為研究院首選落址城市,理由包括平台運行成熟度、標準兼容度、乾部團隊穩定度三項指標優先。】
另一條跟隨而至:
【國家標準委秘書處建議將星城市現有平台標準直接列入《國家共享經濟治理技術框架20202025)》預案條目。】
局勢開始逆轉。
下午會議重新開始。
許世華將手中兩條簡訊打印上屏,掃視各方代表。
“如果我們要講標準,就不能離開起草者。”
“設址之爭,不是資源爭奪,而是製度傳承。”
沉默良久,廣東代表先行表態:“我們支持將研究院落地星城,同時保留分院共建機製建議。”
江蘇代表見勢已去,亦含糊點頭:“隻要國家決定,我們全力配合。”
會議最終形成三點共識:
1.國家城市治理標準研究院,設址星城市;
2.各省可聯合共建分院、共享成果、派駐骨乾;
3.研究院將於七月正式掛牌,接受國務院、國家標準委雙重管理。
當晚,李一凡坐在市委辦公廳,看著許世華發來的短報,一行字赫然醒目:
“中編辦正式批複:國家城市治理標準研究院落戶星城市高新區,由瀟湘省政府承建,星城市配套。”
他終於鬆了口氣。
深夜,他走入城東科技園的“平台治理指揮大廳”,一整麵超高清屏幕上,全國地圖已點亮36個城市接口節點。
趙瑞坤發來簡報:
“平台治理國家測試區,第一批8個城市已完成接入。”
李曉薇跟進布局國際傳播,與大夏社國際頻道聯動推出專題紀錄片《製度背後的城市》。
李明傑啟動“凡星平台基金二期”,專投地方數據公司、共享平台saas接口商。
林建國在政務院會議上首提:
“瀟湘星城已具備城市治理國家標準中心雛形,應視作國家製度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
至此,設址之爭,塵埃落定。
製度之爭,初戰告捷。
但李一凡清楚,真正的較量,才剛開始。
因為他要做的,從來不是守住星城,而是
以星城為起點,重構大夏城市治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