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四九城大雪初融,星城卻已是陽光明媚,春意漸起。
李一凡坐在市委辦公室內,剛剛結束一場關於城市數據治理與青年文化產業融合的閉門會議。桌麵上,攤著一份來自騰訊集團董事局的密信,是馬化騰親筆簽發的。信件不長,寥寥幾百字,卻掀開了一個巨大的議題:
——關於“未成年人遊戲防沉迷機製”的再深化建議。
信的末尾,有一句話分外醒目:“凡星若有意參與製度共建,騰訊願全力配合,開放接口,打造行業樣板。”
李一凡看著這封信,神情沉靜。身旁的李曉薇從微信上同步轉發了一組最新數據——春節期間,全國未成年人在移動端遊戲時長創出曆史新高,尤其《王者榮耀》《穿越火線》等頭部手遊日活爆表,伴隨而來的是輿論對“青少年沉迷遊戲”的集中批評。
“整個輿論正在倒向‘遊戲原罪’論。”李曉薇麵色凝重,“如果騰訊不主動站出來引導,將成為眾矢之的。”
李一凡點了點頭:“所以,他們現在才來找我們。”
事實上,李一凡早已預判到這一波趨勢。前一年《大夏有嘻哈》的火爆,讓他看清“青年文化+平台責任”之間的脈絡邏輯。遊戲,不隻是娛樂工具,更是新的文化入口、新的產業引擎。若監管滯後、社會反彈,必將成為國家治理的盲區。
更重要的是——騰訊,是他們必須管得住、也能管得住的那類平台。
早在2002年,李一凡就以重生者身份敏銳判斷出社交平台和即時通訊的前景,通過凡星投資在騰訊天使輪中斥資3200萬美元,換取46股份。
隨後騰訊多輪融資、上市稀釋,至今,凡星仍穩居第一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達35。凡星不掌控日常經營,但在戰略方向上有足夠的話語權。
“咱們不是在勸騰訊改,而是告訴他們,該怎麼贏。”李一凡笑著看向李曉薇。
“你準備怎麼出招?”李曉薇問。
“先設一個局。”李一凡淡淡道,“我們不直接說控時間、限充值這些傳統做法——那太僵硬了,也會被罵道德綁架。我們要從機製源頭出發,讓騰訊意識到,這不隻是風控,也是一場品牌升級。”
他將思路簡明勾畫在白紙上:
1.實名製信用同步平台:未成年人賬戶需綁定家長實名身份,並與地方信用係統對接;
2.遊戲時間“溫控機製”:引入ai自適應算法,根據學習成績、在線時長等變量,動態調節遊戲可用時間;
3.精神健康護航功能:平台設立心理測評與家庭教育建議模塊,每月提供一次家校雙向反饋報告;
4.社會服務積分係統:鼓勵青少年參與公益任務、社區誌願等行為,平台以遊戲道具或成就解鎖作為激勵;
5.未成年人內容池隔離機製:構建分齡分級內容池,12歲以下用戶無法接觸含暴力、商業化誘導內容。
“這些都不隻是技術功能,是製度機製。”李一凡道,“騰訊要站出來,不是因為它怕了,而是它懂了。”
幾天後,李一凡親自飛赴四九城,與騰訊董事會閉門會談。
會議上,馬化騰與多位高層悉數出席。他們已經意識到政策風口已至,市場壓力巨大,更在意的是凡星的態度——那是一家能直接影響大夏國家意誌走向的戰略級資本。
“我們可以配合你們的提案試點,”馬化騰鄭重說道,“但需要你們幫騰訊在政策層麵站穩定位。”
“沒問題,”李一凡平靜回應,“不過,我的底線是,騰訊要拿出誠意,不能隻做表麵文章——你們要願意先在最核心產品上落地,比如《王者榮耀》。”
會議室一度安靜。
《王者榮耀》是騰訊遊戲收入的主力軍,占據全年營收三成以上。而李一凡提出要“從頭動刀”,無異於在心臟上手術。
“我們可以調研、試點、預告——一步步來。”騰訊副總裁劉熾平緩緩回應。
“時間等不了。”李一凡堅定地說,“2018年,必須是大夏遊戲責任製度元年。”
最終,雙方在幾點達成共識:
?凡星提供技術方案與政策接口,協助騰訊建立“遊戲社會責任部”;
?《王者榮耀》於4月起在星城先行上線“溫控機製”試點;
?騰訊聯合國家網信辦、教育部、團中央發起“青少年數字健康倡議”;
?所有試點數據將以“遊戲社會健康指數”方式,向社會定期公布。
李一凡回到星城後,即刻在市府內部成立“平台責任共建實驗組”,由李誌遠牽頭統籌,調動凡星傳媒、芒果文創、星城市教委、衛健委、網信辦等單位,全方位配合騰訊試點。
與此同時,一份由李曉薇親自操盤的微博話題悄然上線:
王者榮耀健康版本上線星城
遊戲不隻是打怪也是成長
騰訊率先接入社會責任係統
熱搜瞬間爆,評論區好評與擔憂交織——但這一切,正是李一凡所預設的“社會壓強場”。
“公眾要的不是冷冰冰的禁令,而是看到有人願意走在前頭。”他在深夜複盤會上說,“騰訊這一步,就是給所有平台企業一個答案。”
那天夜裡,四九城網信辦主任撥通了李一凡的私人電話,語氣罕見地正式:
“中央注意到了星城的動作。你們這一步,走得很漂亮。”
李一凡微微一笑:“製度從來不是管出來的,是走出來的。”
他看向窗外夜色,腦海中浮現一個新概念——“數字時代的公共契約”。
而這場以遊戲為切口的製度革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