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瀟湘省教育係統內已全麵鋪開校園貸風險排查機製,而此時,星城作為試點城市交出的階段性成果報告,也迅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關注。
清晨七點,市委辦公樓會議室燈火通明。李一凡一如既往地提前到達,他手中拿著厚厚一疊材料,正是星城市校園金融生態改革試點階段彙總報告。報告分為四大模塊:風險鏈條梳理、違規平台清理、學生信用輔導、聯合監管機製。
他翻開第一頁,上麵醒目的統計數據讓人觸目驚心:
“截至目前,星城市高校中涉及校園貸存量風險案例1287起,涉案金額達9300餘萬元,疑似非法平台27家,其中13家以投資公司為名義在校外非法設點放貸。”
“我們是在和一條灰色鏈條打仗。”李一凡淡淡道,“而這條鏈條,不能隻靠公安、教育去堵漏,而是要靠製度徹底斷根。”
市長陳啟明點頭:“確實,學生群體信息孤島、信用數據真空,再加上個彆高校放任自流,才讓這些平台有空子可鑽。”
李誌遠也補充道:“星城在這塊走在前麵,但如果全國不形成製度聯動,光靠地方掃雷是遠遠不夠的。”
李一凡抬起頭,語氣堅決道:“所以這次,我們要從‘製度標準製定者’的角度出發,把試點提上全國層麵。”
他話音剛落,桌上的固話響起,是省委副書記許宏誌打來的。
“老李,我剛從省委書記趙建國那邊開完會。你們的校園金融整治報告,已經通過瀟湘省政府內參送到四九城了,中央財經委副主任陳國梁親自批了‘重點關注’四個字。”
李一凡眼中一亮:“這麼快?”
“中央的反應比我們想得還快。”許宏誌壓低聲音道,“而且你前幾天提出的‘學生金融信息防護等級機製’,中央網信辦也有興趣。你準備一下,預計下周會有聯合調研組下來。”
“我這邊安排妥當。”李一凡答道。
掛斷電話後,他在白板上迅速寫下一個新模塊:
【全國校園金融生態綜合整治五步走】
1.高校風控紅線製度:將金融風險納入教育係統考核,明確校方主體責任;
2.學生金融準入機製:對校內平台推廣實施備案與信用評級雙軌製;
3.教育+公安+市監三線聯動:推動數據共享平台落地,實現跨部門預警;
4.建立“學生信用教育基地”:在重點高校試點開展金融素養課程;
5.設置黑灰名單數據庫:與金融監管總局對接,形成動態排查機製。
李一凡轉身看向眾人:“我們不隻是在處理一個輿情熱點,而是在為大夏的年輕一代築牢第一道製度防線。”
“是的。”市教育局局長何靜點頭附和,“前幾年,大家都在談金融創新,卻沒人管這些平台在高校亂撒網。這次,如果中央能以星城模式為藍本,一定能扭轉局麵。”
李誌遠輕輕點頭:“書記,如果您允許,我可以代表星城市政府,率隊赴四九城彙報我們的製度試點,並推動教育部與銀監會形成係統聯合方案。”
李一凡微笑道:“你是最合適的人選。這次,不隻是星城露臉,也要讓整個瀟湘在國家改革地圖上打下烙印。”
此時,凡星傳媒那邊,李曉薇也沒閒著。
她帶著團隊在微博話題區強力推動校園金融誰該負責、拿命還貸不是成長必修課等社會討論,一邊引導家長、教師、學生三方理性對話,一邊發布星城市“校園貸監管模型”可視化圖解,短短48小時,瀏覽量突破五千萬。
“凡星這次要做製度的解說者。”李曉薇在內部會上說,“我們不是炒作情緒,而是協助李一凡,把一套複雜的製度語言,轉化成群眾能理解、願意支持的公共議題。”
在李一凡的推動下,瀟湘省教育廳、省銀監局、省公安廳三部門也聯合發布《校園金融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宣布將在省內15所重點高校試點“學生金融健康檔案”製度,學生畢業前需參與不少於三次信用素養課程,參與國家級金融風險評估測試。
這一製度迅速引起《大夏日報》與大夏社的關注,後者以“從校園貸風波到國家製度升級”為題推出整版深度報道,明確提出:
“星城市的製度試點已不再局限於地方層麵,而是在教育與金融交界的灰色地帶,成功探索出一條製度化治理新路徑。”
此時,四九城某會議室內,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馮建業、網信辦政策司司長朱東林等人正緊急調閱星城的製度材料。
“這不是簡單的地方探索。”馮建業抿了一口茶,語氣凝重,“這是未來十年國家教育安全的基準線。”
朱東林點點頭:“李一凡不愧是瀟湘製度派的代表人物。他不靠炒作,也不喊口號,是真正把製度細節和執行路徑打通的人。”
“是時候讓他帶隊來四九城講一講他的設計邏輯了。”
……
而就在李一凡準備赴京彙報前,他接到一封來自清遠中山大學附屬高校的學生家長來信。
信中寫道:
“李書記,我不是瀟湘人,但我感謝你。我們家孩子去年差點被騙去借款,如今看到星城那邊的製度,我們在清遠也有希望了。不是每個地方官都願意管這些‘不賺錢的事’,但您管了,真的謝謝。”
李一凡輕輕闔上信紙,緩緩抬頭。
他知道,製度不是紙上的格子,而是抵擋風暴的堤壩。
他更清楚,改革未完,戰鬥未止。
而他,就是那個繼續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