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清晨八點半。
一縷陽光從市委大樓頂端灑落,李一凡已在會議室翻閱最新一輪數據報告。凡星傳媒的“文娛產業信用機製倡議”一經發布,短短五日,全網話題閱讀量突破三億,央視旗下大夏日報也發布評論文章《製度建設應回應輿情正義》。
而這一切的開端,隻是一次“小崔爆料”。
“有人罵他偏激,但換個角度看,他不就是用非常手段在推動非常問題的解決嗎?”李一凡語氣平淡,但內心早已評估過——這場“文娛信任危機”,既是衝擊,也是機會。
副市長李誌遠帶著兩份材料走進來:“文化和旅遊部文產司回函了,他們準備年底前啟動‘文娛信用機製國家試點’,星城市目前排名第一。”
“中央網信辦文創內容治理處也來信了,問我們是否願意參與‘短視頻+直播平台信用評分機製’試點。”
李一凡接過文件,略微點頭:“我們願意,並且要主動製定規則。”
他已不滿足於“地方執行”,而是要借此事件,主導新一輪全國文娛製度改革。
這一次,他不打算隻做配合者。
他轉身吩咐道:“通知江卓群芒果文創集團總經理)和李曉薇,今天下午三點到市委,我要親自主持‘文娛信用機製工作協調會’。”
“再讓發改委文旅科、星影集團、星城市版權局、星城高新區文化數字平台都到。”
“是。”李誌遠鄭重記下,心中微震。
這一陣仗,幾乎等於把整個星城市文創產業鏈拉到了製度前台。
……
當日下午,市委會議室。
李一凡坐在主位,掃視眾人:“現在不是在追熱點,是在定製度。”
“娛樂產業不是洪水猛獸,但當下已經走到了需要立規矩、建機製的時候。”
他點名江卓群:“你們芒果文創要主動承擔這個時代的責任。我們不反對偶像經濟、不反對綜藝節目,但底線、紅線、信用線,必須劃出來。”
江卓群當即應聲:“我們已經開始內部梳理藝人信用分係統和內容合規自查機製,也準備聯合幾大平台搞‘信用內容標識工程’。”
“凡星傳媒也同步進行。”李曉薇站起身,“我們已擬定‘劇組履曆登記係統’框架,對接影視製作備案、播出平台審查和觀眾反饋機製。”
“未來,每一部劇、綜藝、短視頻作品,哪怕是一個直播帶貨,也要在機製上‘可查詢、可回溯、可問責’。”
李一凡滿意地點頭:“很好,現在再加一條。”
他在白板上寫下六個字:
“行業負麵清單。”
“要試行負麵清單機製,不僅管項目,也要管人。”
“信用低的編劇、導演、演員、主播,應該逐步退出主流傳播通道。不是封殺,而是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