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秋意正濃。
星城市委辦公樓內,李一凡望著手中的簡報,眉頭微皺——
這不是一份普通的政務材料,而是由凡星傳媒公共議題部提交的“社會輿情趨勢周報”,標題赫然寫著幾個大字:
《娛樂圈信任危機再起,輿情已成係統性議題》
李一凡將目光落在第一條輿情數據上——
【熱搜】小崔實名舉報馮褲子
【閱讀量】6.3億
【討論】120萬+
再往下,第二條:楊冪劉愷威宣布離婚,評論區幾乎炸裂,關於娛樂圈“離婚割韭菜”、“資本洗錢通道”等陰謀論鋪天蓋地。
而最引起李一凡注意的是第三段分析:
“隨著實名舉報與明星私生活曝光並行,公眾輿情已由單純吃瓜演化為對行業信任體係的係統性質疑;馮褲子事件成為導火索,資本、稅務、平台共治機製呼之欲出。”
這不是簡單的藝人緋聞。背後,是公眾對權力與資源分配不公的再一次焦慮映射。
“是時候動手了。”李一凡淡淡地說了一句。
秘書趙斌立刻明白,“書記,是要啟動文娛領域的製度整頓?”
“不。”李一凡搖頭,隨即補充:“不隻是整頓,要正名——重新建構文娛產業的話語權邏輯。”
趙斌倒吸一口涼氣。他意識到,李一凡的目光已經跳脫了“明星八卦”,而是直指製度源頭。
?
當天,李一凡在市委內部主持一場閉門會議,參會的除了宣傳部、市文旅局、星城稅務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外,還有芒果文創的總經理江卓群、凡星傳媒總經理李曉薇,以及幾位常年從事文化政策研究的學者代表。
“馮褲子事件不是偶發。”李一凡開場便定性道,“這是舊文娛生態的係統性病灶。”
“公眾不再隻是八卦,而是在問——稅從哪來?票從哪賣?誰在決定誰紅?這不是藝人私德問題,而是文化產業製度的深層漏洞。”
李曉薇率先回應:“哥哥,凡星這邊正統計近三年娛樂頭部流量藝人作品、稅務申報與話題熱度關係,我們發現有多個明顯的異常數據……都能映射出潛在的洗錢或利益輸送鏈。”
江卓群補充:“從芒果這邊看,現在最怕的是全行業因幾個爆點人物被連累,影響廣告商信心,導致整個ip產業鏈萎縮。”
李一凡擺擺手:“我不是要掀桌子,是要製定新規則。你們記住,整頓不是目標,建構才是。”
會議定下三個核心方向:
1.文娛信用評級試點機製:由市文旅局牽頭,聯合稅務局、宣傳部、凡星智聯建立“藝人信用評分係統”,首批納入明星、導演、經紀公司共200人,打造文娛“灰名單”機製。
2.文化資本監管沙箱:引入“資本流轉審核”機製,設立“影視項目資金來源登記製”,所有預算超3000萬元以上的影視項目,須向星城市文化辦備案。
3.輿論平台責任引導機製:由凡星傳媒聯合芒果、微博、b站發起“清朗計劃”,設立“正向文娛推薦榜”,平台引導“製度優先+內容為王”的行業風向。
會議持續兩個半小時,幾位文化專家頻頻點頭,有人低聲感慨:“這一輪,要真變天了。”
?
會後,李一凡召見李曉薇與江卓群單獨談話。
“這一次,你們凡星和芒果,是改革的‘代言人’。”他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不能再讓娛樂成為資本炒作的提款機,更不能成為公眾信任危機的傳聲筒。”
李曉薇認真點頭:“哥,文娛產業不是不能火,而是不能靠騙。我們會把這次係統建設做成新標準。”
江卓群則提出:“文旅部那邊已經關注到了星城試點,是否考慮對接他們?”
“等等。”李一凡答,“先做出製度雛形,再讓他們來星城‘觀摩’。這一次,我們要把娛樂圈整頓這件事,從流言蜚語變成治理樣板。”
?
三天後,微博熱搜再次被星城刷屏:
清朗文娛星城出手
藝人信用評級製度啟動
影視資金來源需備案
網友評論炸開:“竟然不是喊口號,是動真格的?”、“星城這是要替全國把文娛圈洗一遍?”
而小崔本人也發文配合,稱“星城才是真把反腐落實到製度的地方!”
李一凡站在辦公室窗前,看著這輪新一輪波瀾。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文娛整頓”。
這是關於文化治理權力的重塑,是將信任交還於製度的開始。
他低聲自語:
“文化也是治理,娛樂也有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