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社交平台負麵香江話題比重下降53.7;
?本地網絡平台輿情主導力占比由22提升至68;
?新增‘中性—理性—溫和’認知標簽覆蓋群體突破千萬。”
“這意味著,我們在這五年裡,從無到有搭建出一整套認知防火牆。”魏允智總結。
“不錯。”李一凡點頭,“但我們不能自滿,香江的戰事永遠不是你覺得結束的時候結束的。”
?
四、敵方演進:極端勢力“軟化”戰術浮現
“2019年,我們發現新的苗頭。”林墨調出香江高校一份調查:
“青年群體中,出現了‘話術導向性意見領袖’激增的現象,這些人未必激進,但話術被專業包裝、情緒感染力強,正在成為新一代社交影響者。”
李曉薇補充:“我們稱之為‘柔性潛滲’——看似講教育、談生活、聊音樂,實則逐步引導觀眾懷疑體製、對抗秩序。”
“鏡像監測係統捕捉到至少47個賬號存在資金注入、內容同步、疊加編導的結構化痕跡,初步研判為境外資訊機構變異滲透路徑。”
“是時候啟動‘星盾2.0’了。”李一凡語氣堅定,“我們不是要再搞什麼封堵,而是要做第二代抗擾體係。”
?
五、未來部署:從“防”到“戰”的轉向
李一凡走到指揮台前,掃視眾人。
“從今天起,我們不再隻是應對,而要主動塑造。”
“第一,凡星傳媒增設‘國際議題頻道’,主攻國際青年話語場,輸出香江現實狀態的全景內容包。”
“第二,青流社聯合城市韌性中心開展‘青年城市共建計劃’,推動民間正向議題滲透。”
“第三,鏡像係統進入‘鏈網感知+人群畫像+預警彈性’融合測試,強化智能甄彆與預警預斷能力。”
“第四,星盾2.0全麵啟用,由李曉薇統籌落地,涵蓋平台協作機製、內容定向攔截、輿論乾預策略體係化升級。”
會議室一片安靜,眾人頻頻點頭,知道這一階段的較量,將更加隱蔽,也更加關鍵。
?
六、結語:這隻是開始
會議結束,李一凡未離席。他獨自站在會議室窗邊,俯瞰香江灣區的夜色。
“五年過去了。”
“我用了一個重生者的全部先知記憶和資源,把香江從一盤隨時會燃燒的爆竹,變成了一個穩定而堅韌的社會結構。”
“但敵人,也變聰明了。”
他拿出一張紙條,上麵是一句他在2014年親手寫下的話:
“以傳媒為矛,以認知為盾,以係統為骨,以人民為根。”
“香江的戰爭,真正的階段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