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香江灣區,凡星情報指揮中心。
燈光柔和而冷靜,巨大的電子地圖投射在指揮牆上,屏幕上閃爍著密密麻麻的節點、路徑和代碼,每一個都是現實世界裡的一段影子。
李一凡站在主席位後,手中捧著一杯剛泡好的碧螺春,目光平靜。他身後,李曉薇、李明傑、星盾係統總工程師魏允智、凡星傳媒戰略部負責人林墨、輿情分析小組組長趙靈,悉數在列。
會議主題隻有六個字——“香江戰略複盤”。
這是李一凡五年前親手布下的第一張超級網,今日,他要親自檢查這張網是否如預期般收緊,又是否還能更進一步,成為守護香江社會穩定、民心導向和輿論安全的終極屏障。
?
一、重溫起點:2014年布局起手
李一凡緩緩開口:“五年前的今天,2014年5月,我向你們下達第一道指令:全麵布局香江。”
“彼時我們尚未設立鏡像係統,也未有青流社,更沒有星盾2.0方案。我們僅僅有的,是一個清晰的判斷——極端勢力正在預謀一次跨國聯動的結構性顛覆行動,而香江,就是他們選定的爆點。”
李明傑接過話茬:“當時你讓我用凡星投資身份在香江收購一批本地老牌媒體,那時外界還以為我們隻是為了資本擴張。”
“不是資本擴張,是議題防線的布設。”李一凡聲音低沉卻清晰,“我始終認為,社會衝突真正的起點,不在街頭,而在觀點。”
“觀點被攻陷,街頭才會淪陷。”
“所以我們必須先控話語,再穩認知,最後才能固底層。”
?
二、回顧核心戰役:三次關鍵應對
屏幕切換,林墨按下按鈕,分彆出現三段時間軸:
?2015年10月:西港大學學潮試點事件
?2016年7月:香江青協“道義論壇”滲透事件
?2017年4月:t計劃全麵收網行動
李曉薇補充說明:“三次事件的共同點在於,境外勢力借由教育係統、社群組織和網絡平台同步發力,目標並非某一政策,而是試圖建立一套‘平行敘事係統’。”
“平行敘事”——這是李一凡最為忌憚的概念。
“他們不需要說服所有人,隻需要說服一部分人相信真相可以分裂。”
屏幕上的視頻回放中,一名青年手持擴音器在校園內高喊“自由的聲音不能被吞沒”,背景裡隱約能見到幾麵並不屬於香江的旗幟。
“但那次,我們贏了。”李曉薇看向李一凡,“鏡像係統鎖定主控賬號,凡星傳媒通過算法手段在48小時內反導主流輿論,將其壓縮在特定回音室內,未能引發線下擴散。”
“之後我們啟動了‘話語陣地再構’計劃。”趙靈補充,“在年輕人常用的短視頻、播客平台開設針對性內容模塊,比如‘城市tak’、‘你說我播’係列節目,參與用戶月活超過180萬。”
?
三、數據為證:掌控力指標全麵提升
魏允智點擊操作台,香江社會信任指數圖表彈出。
“從2015年到2019年,以下數據具有顯著意義:
?青年對本地治理信任度從41提升至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