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峰半是讚許,半是警覺:“你的路子夠遠,但也夠難。”
李一凡卻語氣平靜:“一把手不把文化當戰線,全省的孩子們就隻能在快手和抖音上找精神寄托。”
“我們不能讓短視頻算法決定下一代的情感結構。”
這句話,讓林海峰沉思良久。
最終,他拍板:“好,批給你20億元文化專項引導資金,拿去試一把。但你要記住,這是省委的政治資源,你要對得起這些信任。”
李一凡起身,莊重鞠躬。
—
回到星城市,凡星傳媒召開專題會。
李曉薇從香江飛回,帶回一份厚厚的調研報告:香江青少年對於內地動畫接受度顯著提升,尤其是《哪吒》這種帶有“逆天改命”主題的影片,在校園和青年社群中傳播迅猛。
“我們要不要開辟一條香江文化認同線?”她提議。
李一凡沉思片刻,點頭:“可以,但要慢,潤物細無聲。”
“神話是一種文化的共通語言,不分港、澳、台,它講的是‘人’,而不是地理。”
“香江線就由你來帶。我們不求爭辯,隻求共情。”
—
幾日後,星城市神話創作大會如期舉行。
來自全國的青年編劇、動畫師、剪輯導演、美術原畫設計師、ip運營專家齊聚一堂。星城,這座原本默默無聞的城市,正因一場“文化火種運動”迅速被點燃。
“我們要寫出屬於中國孩子的漫威。”一位年輕編劇振臂高呼。
“哪吒可以不孤獨,刑天也可以有溫柔。”一個原畫師在大屏幕前淚眼婆娑。
李一凡站在最後排,靜靜聽著,直到整個會議結束才悄然離去。
沒人看到,他在手機備忘錄中寫下了幾個字:
“文脈不是繼承,是再造。”
“文明不是回憶,是點燃。”
“凡星不隻是公司,它是民族敘事權的火種。”
—
夜色如墨。
他獨自走在湘江邊,回憶起五年前第一次與餃子會麵的夜晚,那時一切尚未成形,他也隻是剛從地級市調任的新副書記。
但他知道,從重生那一刻起,自己不僅要掌舵政壇,更要推動一種新的時代精神。
這是他注定要點燃的——一場文化複興的星火。
現在,它終於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