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市文化產業示範區,建設如火如荼。
曾經的城南工業舊廠房,如今正在被快速改造成創意孵化空間、動畫製作車間和數字交互實驗基地。塗鴉風格的圍擋外,是工地機械轟鳴;圍擋內,是尚未開放的凡星神話文化體驗館雛形——李一凡要的,就是這種“舊中生新”的衝擊感。
“星城市,不僅是神話的發生地,更是未來文化的孕育地。”
這是他在省委專題調研會上提出的觀點。
—
此時此刻,遠在千裡之外的魔都,中國動畫高峰論壇正在進行。
“請歡迎——來自瀟湘省星城市的代表,凡星影業董事長李明傑先生!”
掌聲四起,台上台下矚目。
李明傑微笑著走上講台,身著一身簡潔的灰色中山裝,胸前的徽章是“哪吒”頭像。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藝工作者,也不是隻懂財務數字的投資人,但正是這種身份融合,讓他在台上的話語更具力量。
“今天,我不是來講《哪吒》的票房神話。”他說,“我是來告訴大家,我們不該再沉迷於票房奇跡,而是應該構建起我們的文化生態係統——我們的神話敘事框架。”
會場中忽然安靜。
李明傑翻開下一頁ppt,是一張長軸圖:
《東方神話宇宙時間線》。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從後羿射日,到女媧補天;再到哪吒重生、誇父逐光……每一個角色都被賦予現代化、人物化的情節改編設想,串聯起一個充滿張力又緊密互聯的東方英雄譜係。
“我們要的不隻是文化的重述,而是文化的重構。”
“在西方有‘漫威宇宙’,在我們這,何嘗不能有‘封神紀元’?”
“我們早就不缺神話素材,缺的是敢於用當代敘事講出來的勇氣。”
台下掌聲驟然響起,持續不斷。
—
論壇結束後,人民網、新華社、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爭相采訪。李明傑卻不多言,隻說了一句:
“我的背後,有個不太出鏡但非常重要的人,是他十年前就畫下了這個世界的第一筆。”
記者不解追問,他笑了笑,沒有正麵回應。
李一凡的名字,在幕後繼續沉默。
—
與此同時,瀟湘省委辦公樓內,一場秘密彙報正在進行。
省委書記林海峰專注地聽完李一凡關於“星城文化經濟戰略實驗區”的工作彙報後,沉默良久,緩緩開口:
“你是要把文化當成星城的戰略支柱產業?”
李一凡點頭:“是的。製造業是支撐,但文化產業才是未來星城真正的‘城市符號’。”
“過去大家都爭建高新區、金融港、物流園,但我認為我們應該率先布局‘精神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