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杭州奧體中心。
阿裡巴巴二十周年年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一場精心籌備的盛典將一個人的“隱退”推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馬爸爸,在四萬名觀眾的注視下,把話筒交給了張勇,宣布正式卸任阿裡董事局主席。
“不是退休,是換一種方式繼續熱愛這個世界。”
“明天起,我要去教書,去做更多年輕人的朋友。”
“這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鎂光燈下,笑聲與掌聲交織。但在屏幕之外,整個中國商界與輿論場卻瞬間沸騰。
—
“馬爸爸真的退了嗎?”
“這是自願的,還是外部壓力?”
“下一個企業家傳承接班人會是誰?”
關於“隱退”的質疑與焦慮,在24小時內瘋傳。
那一晚,“馬爸爸卸任”詞條破十億瀏覽,成為全民關注事件。一些中小民營企業家甚至在私下討論:“我們是不是也要提前布局接班了?”“大時代是不是變了?”
—
星城市,市委常委辦公區。
深夜,市委書記李一凡剛剛結束省委調度視頻會,回到辦公室。他披上西裝外套,沒有回家,而是默默盯著電腦屏幕上實時跳動的數據。
星城微博大數據中心的後台,正滾動刷新著與“馬爸爸”“隱退”“接班”“企業家精神”相關的熱詞路徑。
“從2018年底開始,‘企業家焦慮指數’就持續升高。”技術人員低聲說,“但今天,直接飆到了曆史峰值。”
李一凡靜靜點頭,目光卻越過屏幕,看向更遠的地方。
他重生以來一直謹慎避開馬爸爸相關話題,因為那是一位“站在時代裂縫上的傳奇人物”。但今天,他知道——這個話題,已經無法回避。
—
第二天上午,他召集了一個緊急小型專題會,參與者隻有六人:李明傑、李曉薇、凡星投資的法務總監、傳媒策略顧問、市工商聯秘書長、以及大數據風控小組組長。
“我需要大家判斷一件事,”他開門見山,“馬爸爸的隱退,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沒人說話。
他點了點李明傑:“你說。”
李明傑沉吟道:“它像是一場告彆,也像是一種焦慮的傳導。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警醒。”
“所有企業,尤其是創始人主導型的,終有一天要麵對接班與傳承。而現在,公眾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傳承的是股份,還是精神?”
李一凡點頭:“對了,精神。”
他看向李曉薇:“媒體圈反應呢?”
“香江那邊一些輿論暗示馬爸爸是‘被勸退’,還有‘管資本’的陰謀論。我們平台內容已經設專題,但目前聚焦麵還太淺,缺少深度回應。”
李一凡沉吟了幾秒,緩緩開口:“你們馬上起草一個專題策劃,主題叫——《隱退之後,精神何在》。”
“我們不講馬爸爸個人,而是講:一個企業家的離開,能否意味著一種企業家精神的升華?”
“我們要讓受眾知道:偉大的退出,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