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清晨,星城市委辦公樓的辦公桌上,靜靜躺著一份紅頭文件。
文件編號:“瀟組乾發〔2020〕第41號”,抬頭清晰寫著八個字——關於星城市主要領導職務調整的通知。
短短一頁紙,卻意味著一場權力接續的正式完成,也標誌著李一凡時代在星城市的“卸權”,以一種極其有序、毫無裂痕的方式完成。
這是李一凡親自“主持不主持”的人事棋局。
瀟湘省委組織部、省委常委會、星城市委組織部之間,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幾項關鍵職務的調整提案、考察、審批與備案。
上午九點整,星城市召開全市領導乾部大會。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郭啟山出席會議,現場宣布任免:
——經省委研究決定:
原星城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啟明同誌,任中共星城市委書記;
原星城市常務副市長李誌遠同誌,提名為星城市市長候選人;
原市委秘書長梁國濤同誌,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三人依次上台致簡短發言。
掌聲不算激烈,但極其整齊——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場人事風暴,而是一場製度延續。
在星城市這塊土地上,“延續”兩個字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新官上任三把火”。
陳啟明站在麥克風前,第一句話就不是講自己的任命感言,而是重申:“我們要繼續落實李一凡同誌在星城市任職期間所確立的發展戰略、財政機製和改革節奏,確保星城保持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的引領優勢。”
一句話,穩住了風向。
過去的十年,星城市已經不隻是瀟湘省的經濟引擎,更是大夏中部體製改革的“模板城市”。
從“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到“基金掛鉤財政模式”,從“基層政務響應平台”到“凡星智庫+政府聯動決策機製”,這些被稱為“李氏治理體係”的製度結構,早已深深嵌入這座城市的骨骼之中。
此時此刻,全市核心乾部關心的不是換誰當市長,而是:這套係統能否繼續穩定運行?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因為陳啟明、李誌遠、梁國濤三人,早已被星城市係統上下默認為“李一凡係”中最具繼承力的中堅力量。
——陳啟明,跟隨李一凡多年,曾主導市級招商製度改革,搭建“招商不靠關係,隻靠機製”的基金引入評估模型。他是星城市財政模式真正的架構者之一。
——李誌遠,從副區長到副市長再到常務副市長,一路跟隨李一凡推進土地整備、園區開發、政企協同,甚至主導凡星投資進入中微項目的初期落地協調。
——梁國濤,原市委秘書長,是李一凡最倚重的政務節奏控製者,所有重大改革背後的會議組織、宣傳輿論引導、製度化彙報,皆出自其手筆。
此刻三人一齊接棒,等於李一凡離開星城市,但他的“治理係統”卻以高度技術化、結構化的方式完成自我延續。
……
會議結束後,市政府三號會議室召開閉門碰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