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政務大樓,清晨八點,李一凡辦公室已燈火通明。
窗外薄霧籠罩了整座嶽麓山,清冷而肅穆,省政府大樓內,卻是一派山雨欲來。
這是一份厚達132頁的《瀟湘省5g綜合推進方案》,由李一凡親自主持修改,昨夜淩晨定稿,今早將交由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李一凡知道,這不僅是一次新基建的技術推進會,更是對全省官場的一次“大洗牌”。
他翻到第一頁,目光停在“省5g試點區域劃分建議”上。九個優先發展城市,涵蓋了星城、潭州、懷化、嶽陽……但真正的關鍵詞,不在城市名,而是後麵的人名——“協調人:王正剛省委組織部備案)”、“統籌負責人:王建華列入星城片區)”、“落實聯係人:許靜雅暫調省委宣傳部)”。
這一切,不是偶然。
——
王正剛,李一凡舊部,曾是他在召陽縣主政時期的常務副縣長,後來接任縣長,如今已是召陽縣委書記。在李一凡的持續提拔下,他的風格務實、眼界開闊。
王建華,原召陽市常務副市長,緊隨李一凡改革步伐,曾主導召陽市智慧政務平台建設,如今已是召陽市市長,進入副廳級序列。
而許靜雅,更是“凡係智囊團”的一員。她在宣傳戰線磨礪多年,能文能戰,在此前凡星傳媒主導的多輪網信協同試點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這三人,是李一凡提前布下的“信息鐵三角”。
李一凡手指敲擊案台:“梅秘書,把今天的會議通知一下,準時八點開,不準遲到。”
——
八點整,瀟湘省政府五樓會議廳,席位坐滿。
各地市市長、發改委主任、工信局長、省通信管理局代表,還有受邀列席的凡星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林兮兒,以及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氣氛嚴肅中隱隱透著火藥味。
會議由省政府副秘書長周立德主持,首先由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彙報試點方案:“……按照省長批示,首批試點將聚焦於高鐵站場、產業園區、高校周邊、政務辦公區四大場景;預計年底前完成基礎信號部署2600個站點,投入預算64.8億元。”
李一凡抬手,示意暫緩。
“張主任,預算怎麼分?財政配比多少,地市匹配多少?”
張廷山立刻答道:“省財政承擔40,地市自行配套60,但地市若建成率未達標準,將取消下輪補貼資格。”
會場一陣騷動。
60的財政壓力,對於不少財政吃緊的地市來說,幾乎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請問星城市如何應對?”李一凡直接點名。
陳啟明,現任星城市委書記,穩坐一旁。他略一微笑,平靜道:“市財政已準備好首批專項資金,除夕前完成重點區域布點無壓力。我們將啟動智慧交通、應急指揮、遠程醫療三大板塊同步推進。”
李一凡點點頭,目光掃過其他地市主官。
他要的不僅是“服從”,更是“反應速度”。
——
會後,李一凡單獨召見王正剛、王建華、許靜雅。
“你們三人,接下來將分赴三片區,全麵督導5g建設與基層整合工作。”
王建華第一個表態:“我會親自駐紮南部片區,協調市縣資源,必要時調動市屬國企配合站址資源保障。”
李一凡看向王正剛:“你所在的召陽縣,是瀟湘進入全國百強縣的典範,這次也是‘5g縣域標準’全國試點樣本之一。”
王正剛神情鄭重:“請省長放心,召陽將拿出最強執行力,三季度前完成信號全域覆蓋。”
許靜雅微笑:“我將與凡星傳媒協同推進輿論建設,探索5g輿情預警機製。”
李一凡沉吟片刻,隨即點頭:“這不是短跑,而是接力跑。但第一個棒,必須跑得最快。”
——
下午,省委書記趙建國召集五人小範圍碰頭會。
“我剛從中部協作會議回來,陶銘澤在會上明確表態,江淮今年5g投入超百億,中部省份如果不抓住這波窗口期,很快就會被邊緣化。”
李一凡輕輕一笑:“瀟湘不會掉隊,我們要的不是跟隨,而是定義新秩序。”
趙建國盯著他:“你要抓進度,也要防風險,媒體、網信、財稅三線要有製度護欄。”
“已經安排妥當。”李一凡平靜回答,“我會抽調三人分彆入駐省委政務係統、財政係統、宣傳係統,建立5g推進小組與風險管控機製。”
趙建國看著他,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言。
會後,趙建國給林建國撥了通電話。
“你這女婿,胃口不小。”
林建國笑聲從話筒那頭傳來:“建國同誌,當年你在江南主政的時候,手下哪一個不比他凶?年輕人嘛,敢衝才有未來。”
——
傍晚,省政府的會議紀要下發。
三天後,全省5g現場會將在召陽縣舉行。李一凡將親自出席。
這是一次技術發布會?
不。這是李一凡以省長身份,召集全省的“第一次統一戰線動員”。
他要讓所有人明白:未來不是靠分撥預算搶資源,而是靠技術治理搶主導權。
這場“信號戰爭”,才剛剛開始。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