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省委辦公廳七樓會議室,被臨時封閉為“瀟湘製度改革協調小組”專用會議室。外人不得進入,所有文件編號編號留檔,按省級最高密級管理。
這是李一凡正式出任省長後,親自組建的第一支跨係統工作協調機構。它不是臨時機構,也不僅僅是製度推進的試驗隊,它將成為未來五年,瀟湘政務改革的“中樞引擎”。
5月26日,協調小組第一次閉門會議召開。
—
李一凡坐在會議室主位,麵前是最新定稿的試點推進框架。右手邊是省委組織部部長許宏誌、紀委副書記張國威;左側是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韓建新、省數據局局長夏辰、政務辦副主任周立德;其他人則圍繞在長桌兩側,目光各異。
“今天,我們不搞空談。”
李一凡掃視眾人,語氣平和卻堅定:
“召陽試點已經跑通,接下來,我們不是討論要不要改革,而是怎麼讓它落地,讓它活下來。”
“更重要的,是怎麼抵住慣性、穿透阻力、建立製度閉環。”
許宏誌點頭:“組織係統願意配合。乾部選拔標準裡,我提議增加‘政務透明指標’,讓群眾滿意度與乾部積分形成對應權重。”
張國威也表態:“紀委支持,但我們擔心個彆地方‘表麵改革’,背後繼續搞變通。我建議所有試點區縣,每月必須遞交廉政評估表,與政務積分雙軌運行。”
數據局局長夏辰舉手示意:“係統已經搭建完畢,但數據來源必須靠各級部門上報。如果各市縣不上心,平台就變成空殼。”
“我請求省裡出麵發文,明確數據上報為‘政績考核項’,否則我們乾不動。”
—
李一凡點頭:
“沒問題。省委已經批複,我會以省政府名義發文。”
“不過我還想增加一條——未來三個月,每一個試點地區的縣委書記、市長,必須到省委組織部作一次現場述職,講講他們是怎麼推的。”
“你不能把責任甩給政務辦主任、分管副縣長。”
“乾部選拔製度要變,必須讓一把手真正動起來。”
這話一出,現場氣氛一震。
—
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韓建新遲疑片刻,道:
“李省長,我理解製度改革的決心。”
“但我也必須提醒您,這種‘高壓+透明’的做法,有可能引發群眾的非理性對比。”
“比如a縣工作進度比b縣快,就可能被誤讀成‘b縣落後’,甚至產生群體情緒。”
“我們宣傳口希望能有統一口徑,避免形成‘互聯網倒逼政府’的逆向操作。”
—
李一凡注視著韓建新,沒有立刻回應,而是起身走到會議白板前,寫下四個大字:
“反饋即治理”。
他轉身道:
“我們不是為了宣傳而改革,而是為了改革而宣傳。”
“你們宣傳部的任務,不是掩蓋問題,而是建立對話機製。”
“要讓乾部明白:群眾不是敵人,輿情不是洪水猛獸。”
“你們不是防火牆,是橋梁。”
—
韓建新沉默片刻,最終起身鞠了一躬:
“我接受批評。”
“我馬上組織成立‘製度改革宣傳保障小組’,由副部長帶隊入駐召陽和婁南。”
—
許宏誌立即補充:“組織部也會成立專項乾部跟蹤機製,凡是試點地區乾部,三個月一反饋,半年一評估,一年一晉升窗口。”
紀委副書記張國威:“紀委將設立‘製度監察專員’,參與改革全過程,確保不出現虛假數據與報喜不報憂的情況。”
—
李一凡滿意地坐回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