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沉沉,星城市的政務大樓內依舊燈火通明。李一凡剛剛結束與趙建國書記的長時間溝通,臉上帶著幾分沉思。他清楚,隨著粵港合作方案的逐漸成形,來自中央的關注正在不斷彙聚,而與此同時,地方利益格局也在迅速重塑。
桌上厚厚一摞材料,正是凡星智庫、瀟湘發改委、以及南部沿海數個城市聯合提交的調研成果。李一凡合上資料,抬手揉了揉眉心,腦海中浮現的是接下來即將展開的“南下調研”。這不僅僅是一場例行的調研,更是一場暗中較量的棋局。
?
李一凡決定親自帶隊前往珠三角一帶進行調研。一方麵是考察當地5g與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情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在粵港合作的框架下,掌握一手資料。
在行前會議上,瀟湘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山率先發言:“李省長,此次南下,我們除了要看傳統製造業如何轉型,還要重點了解港口物流、跨境金融的情況。特彆是粵港口岸經濟圈,已經形成了較大規模,如果我們瀟湘要承接部分產業轉移,必須提前對接。”
李一凡點點頭,目光投向省委外事辦主任陳明遠:“明遠同誌,關於外部輿情和國際聲音,你們要提前做好準備。這場合作不僅是經濟的銜接,也是輿論的博弈。香江媒體複雜,外資背景深厚,我們不能被動挨打。”
陳明遠立即應聲:“省長放心,我已同曉薇那邊溝通過。凡星傳媒將在關鍵時點推送有利聲音,同時聯合港澳的友好機構,形成‘共識氛圍’。”
?
南下調研的第一站,是位於珠三角腹地的一家高新產業園。這裡聚集了大量電子信息與芯片製造企業,園區負責人在彙報時提到:“由於政策、資本和市場的多重原因,我們正考慮部分產線向中部轉移。如果瀟湘能給予足夠的土地與配套政策,我們願意優先合作。”
李一凡當場沒有表態,但內心卻掀起波瀾。這正是他所要爭取的——讓瀟湘在新一輪產業轉移中占得先機。
離開園區的車上,副省長林浩民低聲說道:“省長,這些企業看似願意轉移,其實條件苛刻,土地、稅收、資金扶持,樣樣都要。我們要不要果斷一些?”
李一凡看向窗外,淡淡道:“浩民同誌,談判的籌碼不是一味退讓。我們要做的,是拿出我們的獨特優勢,讓他們明白,中部承接產業,不隻是成本低,更是未來戰略的選擇。”
?
調研的第二站,是毗鄰香江的口岸城市。這裡高樓林立,經濟活躍,但李一凡更關注的是背後的隱憂。
在與當地官員座談時,一位副市長頗為直率:“李省長,坦白說,我們在吸引外資和推動創新上並不缺資源,但缺的是內地的腹地市場。港口再繁華,也需要陸路支撐。如果瀟湘能提供大通道,我們願意加大合作。”
李一凡心中暗暗點頭。事實上,他早已在謀劃“瀟湘—粵港”高鐵與貨運走廊的聯動,一旦成型,不僅能打通經濟動脈,更能將瀟湘推向國家戰略的核心位置。
但在座談中,他保持了謹慎:“合作的前提是互利共贏。瀟湘願意貢獻資源,但也希望看到務實的落地措施。我們不能隻做輸血方,而是要共建價值鏈。”
?
調研第三站,李一凡帶隊參觀了一家由香江資本主導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負責人一番慷慨陳詞:“大灣區的未來不僅是製造,更是金融創新。我們計劃打造跨境結算中心,希望瀟湘能在政策和金融監管上給予支持。”
李一凡心知,這背後牽動的是龐大的資本網絡與複雜的金融安全問題。若貿然介入,極易被人利用。
會後,張廷山悄聲提醒:“省長,這家公司背景複雜,背後有西方資本的影子。如果我們深度參與,風險很大。”
李一凡沉吟片刻:“張主任,你說得對。凡事要未雨綢繆。金融是刀刃,握好了是利器,握不好是傷人之刃。我們要參與,但必須設立防火牆,不能讓他們滲透我們的命脈。”
?
返程的途中,李一凡獨自一人站在車窗邊,凝視著夜色下的珠江。他知道,此次調研表麵是招商引資,實則是一次政治博弈。
趙建國書記對他的期待,林家對他的支持,中央對粵港合作的關切,凡星資本與傳媒體係的布局……這一切,都在悄然交織成一張大網。
他必須在這張網裡遊刃有餘,既要為瀟湘爭取利益,又要為中樞獻上可複製的治理樣板,更要為自己未來的仕途奠定不可撼動的基石。
李一凡心中暗暗思忖:“南下調研隻是開始,真正的棋局,還在更高層麵。”
?
返抵星城的當晚,李一凡第一時間召集班子成員。
他語氣堅定:“同誌們,這次南下讓我更加明確了未來方向。瀟湘要在全國新格局中占位,必須做好三件事:一是承接產業轉移,要有條件有選擇;二是打通交通走廊,真正把瀟湘嵌入國家戰略大盤;三是布局金融與輿論,絕不能任人宰割。
這不是一次調研的總結,而是我們未來五年的行動綱領。”
全場寂然,隨後掌聲雷動。
在那一刻,所有人都清楚,李一凡已經不隻是瀟湘的省長,更是站在了國家格局與曆史進程的交彙點。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